乙巳0405九泰仙佛班

2025-06-30 14:57:37

公元2025年歲次乙巳三月初八日

九泰鼎仁春季親善載生薪光照耀仙佛班

【南極仙翁】

各位賢士,看今天在場的班員,有剛要展翅飛翔的、有已經振翅飛翔的、也有飛翔在高空的,有沒有?(班員沒有回應)沒有,飛不起來?因為沒有翅膀嗎?大家在運作道務、學習真理,是不是在飛?所以,大家都在各自的領域中,奮力一搏,對不對!說到這個奮力,也就代表大家都在努力,經營自己現在以及未來的人生,對不對!大家想想,要怎麼辦有辦法如願?

坤道6號!你沒有想要達到的目標嗎?(呂家溱:就是在工作中、生活中…)

是不是要付出努力?怕不怕辛苦!(呂家溱:不怕)那就好啦!

乾道5號!(黃志芳:弟子認為要有所成就扎穩根基,在自己的心性修為精進,去除不好的習性。在各個專業領域持續精進,廣結善緣,持續努力。)

說得很好!我們知道五行易理裡面,也是上天老母運作天地的法則,要能夠精通,也是少不了內在的奠基與充實。所以大家要知道,真理的補充和征糧是少不了的,這樣才能夠更精通於任何的領域,也能夠更圓滿的去做好每一個責任。

坤道25號!你有愿嗎?什麼願?(彭美珠:在人生道路上充滿驚喜,讓自己靜下心。)今天有驚喜嗎?什麼驚喜。(彭美珠:讓我覺得在道場裡面,自己靜下心。)希望你今天不只有驚喜,在今天和日後也都能法喜。

乾道13號!(曾添樹:希望可以佛化齊家,但是一直走得不太好,後學知道要在真理的部分充實自己。)要怎麼樣充實?(曾添樹:這也是後學在尋找的功課。)前輩!要怎麼樣充實怎麼會不知道!後學怎麼會還要找方法,這是前輩的功課喔!

上述大家所說的這些,簡言之,就是相對的責任,是不是!要如願、要了願,辛苦、付出、改變,都是沒有辦法缺少的。大家知道金蟬脫殼的意思嗎?有沒有聽過?這個意思是什麼?我們知道的好像是說,想辦法逃跑對不對?(眾笑)人家說脫胎換骨,也希望各位賢士,在要如願的過程,能夠蛻變,用這個有限的生命、身軀,去創造無限的可能。

大家在面對責任,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呢?又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態度?

乾道3號!(余韋霆:這也是弟子一直以來對自己的信念,坦然的面對、心無旁鶩、勇敢面對去學習。)坤道17號!(高詠麗:開心地去做事。)

坤道21號!(劉怡汎:勇敢去面對,用真誠的心,自己覺得該做得就把它做好。)大家看四周,佛堂有沒有很乾淨?那是這幾天,九蓮北部大佛堂園丁,做的無畏施的付出與奉獻。九蓮北部大佛堂園丁站起來!(少數幾位站起來)只有這些嗎?我老仙聽說,還有做到要回去貼膏布的。大家給予熱烈掌聲!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什麼?態度!大家有沒有想要成為,九蓮北部大佛堂園丁?只有幾個人嗎,這樣那些後面坐桌子的不就要站起來!前輩看到,要好好帶後學喔!

(佛堂最後方有兩位坐輪椅參班的前賢)你們這兩位,你們看老仙拿拐杖,一步一步也是走到這,你們今天來參班是坐著的,就是有抓住機會。各位賢士,大家有沒有看到兩位老前輩,這樣(坐輪椅)都來了!要好好學習這樣的態度,對真理、對自己精進的心,知道嗎!

老仙覺得大家都是在面對、在接受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往往是甘之如飴,儘管過程很辛苦,那倘若是一件不得已、被迫、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大家又會如何呢?(潘曉玲:進入道場,分配什麼事都可以。我就不樂意打掃廁所,這是後學的不好,以後要改正。)她很有勇氣,給她一個掌聲!要改就要真的改喔!還有人嗎?(林長宏:在工作上遇到主管對自己不好,還是笑笑地說我做。一步一腳印,人家對我不好還是做,就是我的態度。)感覺過得很辛苦,好像笑著說很難過的事,所以才要來學真理啊,當生活不如意,有時候也是得要內化,人家說路不轉誰轉?(林長宏:人轉)那你轉了嗎?(林長宏:……(廖淑惠: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我就當修練。對於我不會做的事,我就當學習,讓自己成長。正向的思考就可以了!)

各位賢士,現在的大家,都已經多了一個修道人的身分了!老仙要問大家,什麼是禮佛基本功?大家又會了多少?坤道23號!(專服-黃儀文:禮佛的基本是真誠的心,無怨無悔,心無旁騖,虔敬禮敬的心。)那你做了多少?(黃儀文:除了參班上課、參與活動,在生活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佛種,把這份心實現在生活當中,對家人要有愛心。)(班員-潘曉玲:禮節方面,後學學得不太好,已經來佛堂四年多了,有的還不太懂,很多前輩同修指導後學。)都來了四年了,不懂的就要去學。

有昨天才求道舉手,有嗎?(現場沒有)所以大家都求道一段時間了,這個基本功,不只是來佛堂參班、有誠敬的心。最基本的,參辭駕禮、獻香禮節也要趕快打緊才可以喔!因為老仙看大家都有將才的潛能,不要低估自己!但是要成為一位稱職的將才,你也要先有才啊!也就是要經得起磨練、經得起雕琢。就像是服裝,像是設計師,那個要具備什麼?坤道15號!(鄭瑞姿:去年走入九蓮聖道,在職場上我賣衣服上,我要以身作則,要讓客人感受到,我們的佛法,做人很重要,很真誠地去對待。每天看九蓮聖經,祈願有緣人出現在店裡。)在買賣,是雙方互利的,是不是!度人的同時也要度己!度很多人很好,老仙希望在度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自己對真理的投入。

乾道22號!(郭步雲:問題可以再重講一次嗎常常來九蓮聖道這個道場,看到前輩的表現,就覺得我們只要認真跟他們學習就可以達到理的表現。)

有回答就好了!連問題都忘記,我們常說人老心不老,在生活中衝刺的同時,在道場也要能握機去衝刺。如果是廚師呢,廚師需要具備什麼?

坤道9號!(楊美琛:需要什麼備什麼,有一顆愛心。都是煮我家自己種的菜,簡單,大家吃得好就好。要合乎人家的口味。)你有煮過給很挑的人吃飯嗎?(楊美琛:我們道親裡面每個都不挑食。)火太大會怎麼樣?(楊:會燒焦)火太小?(楊:會煮不熟)。要入味、要好吃,火侯很重要,人也是一樣,要進入道場腳踏實地、實學實做!大家都吃過美味的有沒有?就算沒有煮過也有吃過,如今大家都是九蓮聖道的一份子,也就是等於這個鼎裡面的食材,大家所具備、擁有的才都不一樣,要怎麼樣,才能端出最美味的佳餚,以饗上帝,大家要想一想喔!(退)

【濟公古佛】

大家彼此都認識嗎?(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

乾道6號(黃俊茂),你認識坤道32號(林宸榆)嗎?(黃俊茂:不認識。)

坤道13號(王美雲),你認識乾道16號(李彥鋒)嗎?(王美雲:不認識。)

好像有幾位堂主好久沒看到老衲了,有嗎?怎麼都不敢講。

大家畫一張想要的臉~(畫畢)大家看看四周的同修,基本上都畫得不錯。

大家都知道怎麼擺對位置,對不對!因為大家都有那個五官,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耳朵是耳朵,但,什麼東西畫不出來?是不是大家的那個本來面目,大家看不到也畫不出來,是嗎?所以,表情都不一樣,可是五官的位置大家都知道,耳朵放哪裡嘴巴放哪裡,是嗎?大家左鄰右舍看一下,大家是不是都長得不一樣?但是大家什麼一樣?佛性都一樣!就剛才說的,佛性畫不出來,可是要流露出來,要請出來,要行出來!就算雙胞胎,也沒有長的一模一樣喔,對不對!所以大家想的跟真正畫出來的,差在哪裡?

但是,佛性是要一樣的對不對?所以,大家有沒有過,這個面貌有所焦慮,有嗎?拿起手機、拿起鏡子,這個皮膚粗糙了一點,白頭髮多長了一根,有嗎?為什麼會在意,因為大家只有看到外表,都沒有看到內在的那個本來面目。大家有沒有跟那個佛性去呼應到、跟道理去呼應到?

我老衲這樣看,大家真的畫得不錯。可是大家有沒有太著那個外表了,太著相了,所以聖人告訴我們,要返照,在別人跟我們講哪些不好、不圓滿的地方,我們是不是能接受?還是無法坦然?會羞羞啊!既然做不好,要怎麼樣?要修改。也要修修!之後也要休休,要返本還原,示現與佛無遮的面貌,要真的做到喔!

【圓性佛尊】

大家的精神可有不濟?(眾:沒有)好!大家有沒有經驗,手腳被束縛住的感覺,這是什麼感覺?(眾:不自由、不舒服)早上濟公古佛有叫大家畫一張想要的臉,拿出來。大家互相看一下,乾道6號,坤道12號,彼此看看。

你畫的是什麼表情?(黃俊茂:看到的是莊重的表情)(羅銀蟬:老人家的表情)莊嚴的表情,那你是否在這個班會也同樣帶有殊勝的神情、莊嚴的神情呢?(羅銀蟬:我自己是瀟灑年輕的不知道,盡我所能畫出來的。)好!

坤道15號,乾道7號。(廖金全:看到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鄭瑞姿: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張臉,是要大家自由發揮是嗎?

提筆:『率性觀天下,天下皆佛子;以識量天下,天下全是非。』知道意思的舉手!(少數人舉手)人並不多,仍需加強。

早上濟公古佛談到,老母娘造化給我們的五官,為師想問問賢徒們,五官會不會跑位?(眾:不會)當然,固定在臉上的不會跑,但有沒有照著上天給我們的使用指南來操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五官要放對、放好」這句話,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如何正用,是嗎?(眾:是)那為師想跟大家談談,

提筆:『六易,衍-廣角、爾-降噪、彼-破防、什-探索、伸-無限、翼-涉川。』

15號,講解「衍:廣角」的意思,(鄭瑞姿:我還是沒辦法領會,請仙佛指示);乾道23號,(林萬鈞:演變衍化不要只在意一個方向,多角度去思考。)修道也是一樣。坤道6號,解釋爾。(呂家溱:我在很多的干擾、不舒服,我們的情緒很容易提升,這時候弱是會干擾,我們要清楚面對這樣的問題。自己要有智慧的沉澱下來,不被干擾。)4號,彼,破防,解釋。(黃金荷:突破就是突破與人的界線,要圓滿。)乾道7號,解釋「什,探索」。(廖金全:請仙佛慈悲)坤道18號,解釋「伸,無限」。(邱鳳珠:請仙佛慈悲)乾道25號,解釋「翼,涉川」。(許富渝:翼就好比鳥的羽毛,羽毛對鳥的意義就是幫助他探索這個世界,入山跨河好比涉川,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會想要去世界闖闖,「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個翼比喻實際行動。)

好,很好!

這六個容易做到的事,不管是在聖在凡。賢徒們,老母娘給予大家的眼是廣角而沒有死角,給予大家的耳是要靜下心來聽新生非心聲,也要適時的降噪,是生生不息之動能;給予大家的鼻,是要能彼此嗅覺出修道味;舌是要不斷地去探究百味,進而能延展出、能跨出個人的小天地,進而佛化一切人事物,以達圓滿無礙,所以修道是要展翅飛翔,突破自我設限。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否自己也綁架了自己,又是否把我佛架空了呢?

提筆「佛話」大家聽了一早上的佛話,在接下來應該如何?坤道40號!(王坤:請仙佛慈悲)坤道42號!(劉春鳳:請仙佛慈悲,把弟子帶回去,弟子活得很辛苦~)生活並不苦,你先坐下。乾道21號!接下來該如何?(周明碩:早上聽了仙佛講的話,心中頓然開悟不少也體悟不少。)

今天是跟著家人來的,站起來。(多數班員站起來)給他們鼓掌!聖職以上帶著後學來的,站起來!你們互相帶著後學,是否認識其他聖職帶的後學呢?(聖職: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所以不認識的,應該是要愛屋及屋。

寫上:「佛化」剛剛有站起來的,跟家人一起來的,那都是佛化家庭。人最怕是被自己的無知所綁架,甚至手腳伸展不出去,五官攝受也被框住,卻還很開心的以為是別人被綁,甚至不自覺的還去綁了別人。老母娘給大家的本能是無極限的,但人往往因為界限而縮小,在百業的現象界裡,遇到不同的人事物,也許必須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五官的位置也會因喜怒哀樂而有所變化,因此,要隨時改變,無過無不及,適時的放出被綁住的本來人,大家行嗎?(眾:行)行與不行是大家要練就的道行。因為你們是九蓮聖道的修子,要往明理、習禮的人生道程邁進的修道人,所以,修道即是改毛病去脾氣,記住,修道是要修改自己不合理的地方,而不是修改他人。這樣大家明白嗎!

【觀音佛母】

早上仙翁跟大家開示的,我們還記得多少呢?仙翁有說到,有的人是在展翅中,有的是在振翅中,大家想想看,自己的翅膀有沒有夠豐厚,夠有力呢?身為白陽天使,大家在現象界,有沒有開始醞釀突破天際的力量,進入老母娘的世界,為自己、為他人拚搏與飛翔呢?酒色財氣貪嗔痴,是一面面偽裝建築的牆,你有幾面需要打掉重建的呢?有幾面,大家想想看!

為母問大家,想要的英文怎麼說?(WANT)板書寫上。

想要     WANT

理想     IDEAL

需要     NEED

給予/付出  GIVE

徒兒們看這些在一起,有想到什麼嗎?

(廖淑惠:想要的不一定是需要的,給予的不一定是理想的。給的不一定是人家要的。想要的不一定是需要的,那就是貪心。)好,這是負面解釋。若是以正面的想法來看呢?誰要回答,還是同一位徒兒嗎?(廖淑惠:我需要是因為我的靈性要提升,所以仙佛就給我一個理想,我就想要我就去追求,我去求就會努力達成,那就是理想。)

還有哪位徒兒嗎?

(李季兒:如果我們能看見別人真正的需要,在有力量的時候盡己之力給予,在求道的路上達到理想狀態,幫助每個人得到他想要的。)

為母想告訴大家的是,想要得到光明的指引,大家必須要付出。徒兒們再看看還有什麼嗎?將字首圈起來(WING),湊起來是何意?是翅膀,顛峰之意。大家看這四個字,可以分別個體,也可以各取一字,又成為不同意思。如同徒兒們,在人生過程中,有順風、有逆風,大家在這磕磕碰碰中,磨練出你我他的人生軌跡與歷程,也同時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養分。進入道場以前,大家都是為了自己而努力,懂道以後,徒兒們就已經不再是為了自己而付出了,這個意思大家明白嗎?(眾:明白)因此,為母要問大家,在先天聖業裡,徒兒們為了你、我、他建構了什麼呢?坤道26號。(林孟萱:弟子只看到前面的盛世大同。)乾道15號。(邱尚平:就是剛剛講的你我他,想要、理想、需要、給予,綜合起來就是翅膀、顛峰之意,這些剛剛有比較深的體悟,感謝仙佛慈悲。)二位有此機緣來參班,殊勝機緣還要再創機、握機,為母此言明白嗎!

還有哪位徒兒想回答嗎?(廖淑惠:為了你我他要做什麼,我們護持道場去利人利己,會變成一雙無形的翅膀可以飛到顛峰。)

大家有沒有付出自己,學習白陽基本功?聖職人員,何謂白陽基本功?

(家爵總理道長:白陽基本功也就是,在禮節的部分是一個基礎,這是對天的天理。對真理的學習,對道意、在真理的進化,我們是不是有在努力。禮節跟真理應該是我們最基礎要去學習的地方)

除了研理,還有早上仙翁提到的禮佛,是嗎!這些大家又做到了幾分呢?從修道以至於成道的過程,是為了要步入老母娘的世界,是要成為道場的巔峰,是要能成為傳遞真理的球的人。徒兒們,不要讓自己只是一位修道的邊緣人,如此才能引現出你我他內在的光明,達到人人想要成就的圓滿、完美的人生,也才能以饗上帝。

徒兒們,大家想要ㄘㄞˊ(//)嗎?想要什麼才?不論什麼ㄘㄞˊ,都得要有才能是嗎?因此想要有ㄘㄞˊ得先「惜才」。大家身上各具才,倘若不善用,豈不是空有財寶嗎?是故,在想要以及需要當中,怎麼取得平衡?如何在付出自己才能的同時,照亮他人也成就自己,為母告訴大家,就是要展翼!大家站起來,將雙手展開,所連結起來的,就是一雙堅毅的翅膀,這雙翅膀是能乘風飛翔,儘管面臨逆風與困境,也不畏懼的白陽天使們!

常言道「前途光明」,大家看自己的前途是模糊、是清晰?是一片光明還是烏雲慘澹呢?大家今日進入正法門下修辦,就是得到光明的指引,是能明明白白而不會渾渾噩噩,倘若大家能將今日班會的法喜與能量,延續到接下來的道程中,這將是一股源源不絕的動能。如同方才佛尊所開示「六易」此易與彼翼,徒兒們如何融合運用,為母期望徒兒們,皆能成為一位展翅翔飛之人,好嗎!

【善才童子】

大家今天開心嗎?那是因為什麼開心?因為要畢班了開心嗎?還是因為大家覺得好多好多寶藏,大家覺得開心?老人都不怕,都乖乖坐在椅子上,聽了一整天的課;小孩呢,也很開心,乖乖坐在椅子上,很認真地聽課,不吵不鬧;年輕人,也很控制自己的手,沒有去動那個手機,很厲害!給自己一個掌聲!把果收下來。

九蓮北部民主大佛堂的老園丁、老菩薩們站起來!廚房的等一下也要發喔!雖然坐著,但也想當九蓮北部大佛堂園丁的站起來!(少數幾位站起來)也給你們也一顆果。

既然大家都有一個開心果了,這也是發心果,這個果要帶回家給家人一起嚐那個甜蜜好滋味,也希望大家可以成就佛果,好嗎!

<三才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