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印尼巡迴仙佛班紀錄
五月廿二日 開麗民主佛堂仙佛班 濟公古佛開示 講師在台上講,大家有沒有認真聽?大家知道為什麼今天要開仙佛班嗎?蔡道師為什麼?(蔡世龍:今天要開仙佛班因為大家要學真理)這麼簡單?(蔡世龍:要看大家的誠心)為什麼能開仙佛班?(蔡世龍:因為……)如果不是在真天命正法底下,如果不是住世祖師慈悲有辦法嗎?身為聖職人員要讓大家知道,正法的殊勝以及祖師的重要,這就是身為聖職人員的責任。 這一堂課,告訴大家甚麼?(眾:順應之道)就比如剛剛講師所講的,人如果沒有去順應會怎麼樣?(賴麗明:如果沒有順天就會受苦受難)你覺得你有受苦受難嗎?(賴麗明:有)是誰在受苦受難?你的身或心?(賴麗明:身體)那要怎麼辦? 大家會覺得自已有受苦受難的時候,生病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生病怎麼辦?(眾:看醫生)所以九蓮聖經裡面有說,提筆: 『藥乃助人康復體能,非藥之治也,若人康復無能,投藥無效』 簡單說,人生病了需要吃藥,但這藥吃下去要有用,是因為人要有自癒的能力,這樣子藥吃下去才有用,這裡就是告訴大家,每一個人都有復原的能力,也有改變的能力,這個是老母娘給予我們本來就有的,所以,生病了知道會找藥吃,覺得受苦受難了,我們必須要找尋方法來醫治我們自己。人的身體會生病,要吃藥,那麼心生病了要怎麼辦?(賴麗明:學習真理)那怎麼樣學習真理呢?(陳美愛:學習真理就是要到佛堂,因為有前輩可以讓弟子有思路,就比較會明白真理是怎麼樣)知道學真理要找人問,要多聽,要學會講,要學中文,要更用功一點! 學習真理,首先你要怎樣去做?要能認真聽,認真看,就必須要先把你自己的執著、意見先放到一邊,這樣你才有辦法先去接受真理,真理才有辦法真的去拓寬你的心、你的想法、跟你的看法,這樣子才有辦法去做到『眾生無邊能夠去度化』,這個眾生是什麼?坤道五號!(吳秋瑩:還沒有求道)就只有還未求道的才是眾生嗎?除了有生命的我們說是眾生,但是眾生還包括我們心裡的想法,那也是眾生! 所以眾生是需要真理來做引導,是包括我們自己本身不對的想法、行為,這些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看到、去調整,去把它改為正確的,就是大家坐這裡學習真理的目的,所以大家來這裡,就是要讓自己明白,真理對我們的重要,希望大家能夠藉由今天的班會,去學習到,對我們能夠找出眾生的方法,學習能夠成為仙佛的方法! 善才童子開示 大家會不會想睡覺?剛剛讓大家上課前唱聖歌,有沒有打起精神了? 善才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煩惱?(眾:有)什麼煩惱?(很多很多的煩惱)大家都有煩惱,所以這個問題問大家,應該很簡單回答!有什麼煩惱?(美愛:工作、小孩,老人家、親戚)你煩惱自己是老人家?(美愛:想我的媽媽)是煩惱什麼?(美愛:有壓力)煩惱你自己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美愛:怎樣讓煩惱可以調和)等一下會講你要注意聽! (潘德輝:想到考試、功課)是困難?(潘德輝:不是全部)那你有努力的面對困難嗎?(潘德輝:有一點,但沒有全部)那就並不是真的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的困難,現在只是煩惱功課,但是你還很年輕,你會有更多人生的際遇,工作家庭、這些都要去煩惱,所以在佛堂學習道理,這些就是讓你具備,能面對現在、未來困難的資本,所以除了學校的功課,佛堂的功課也要做好!(鄧明君:小兒子一直進醫院,越來越多次)所以為了小孩的病不斷煩惱,既然遇到了就是必須完成的課題,再怎樣艱苦、困難,佛堂就是你的家,同修前輩就是你的家人,會陪你一起度過! 九蓮聖祖萬世長生佛開示過:『煩惱菩提』什麼是『煩惱菩提』 今天你所煩惱的是在於道,在於道務,不是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不是為了自私、不是為了私我而煩惱就是煩惱菩提,這樣的煩惱會讓我們昇華,這樣的煩惱是好的,但是如果是在於利益、權力之中,去想怎樣對我比較好,甚麼都要佔上風,這就是自找煩惱,這個煩惱是不好的,所以煩惱如何化為菩提?在十誡有講到『是法平等,一視同仁』這是什麼意思?(宥忻:我們的佛性都是很平等的)所以知道每個人其實都是站在同樣的平等點,那麼既然知道,在我們本身去想、思考、所看應該要以平等的角度,這樣才能徹底知道甚麼是佛性平等! 所以說,大家每個人身上都有佛性,因為有佛性在我們身上,所以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機會,所以看看四周的人,周圍的人坐的是老的、年輕的都有,坐在你身邊的這些人,其實他們也都會有所成就,所以,我們的心所看到別人是要同樣的給予尊重,而不帶著偏見,就算有前後輩,但是前輩位居前輩的位子,就必須更懂得謙下,身為後學的呢?(吳秋瑩:比較尊重前輩)怎樣做到遵前提後?所以低心下氣要能真的去傾聽別人所要講的話,那才是對的,聽到別人內心的聲音,說出真理、說出正確的話,那才是應該要做的。身為後學的一定要能夠去傾聽,前輩要教導我們的是什麼,我們也要虛心的接受、學習。 煩惱很多很多,那我們要怎麼做到『煩惱無盡誓願斷』?坤道一號!(劉淑娥:多多學習真理,把我相去掉)什麼是我相?(劉淑娥:執著在凡事)什麼是你的我相?(劉淑娥:家庭、財產、不是永恆的都要去掉)這些煩惱是我們想要斬斷,也很難斬斷的,因為我們所修的道就是在生活當中成就,所以切的一乾二淨是不可能的,唯有從裡面去看到問題,如何不去孳生問題,這才是要找到的,解決外面的問題之前,對於自己一定要看清楚,所要遵循的是甚麼?(劉淑娥:度眾生)住世祖師給予的真理,好好學習,你會看到,你也會找到你要的答案。 斬不斷的煩惱你要怎麼解決?就一定是要我們自己,要先去返觀我們自己,要先看清楚自己,要知道、要調整自己的地方在哪裡,才能讓我們的身口意是成為我們能傳辦道的工具,而不是造業又不斷輪迴的工具,這個就是在淨化我們自己。 早上濟公古佛跟大家勉勵要學做佛,有沒有?(眾:有)那學做佛,難不難?覺得佛母很遙遠嗎?祂就在大家的面前而已,雖然祂在我們的面前,但我們更要能看到佛母,以及古聖仙佛的成就,所以『佛道無上誓願成』,大家有沒有想要成為仙佛?回到觀音淨土的決心?是真的有嗎?既然有,那麼效聖法賢就是大家一定要去做的,那麼多的仙佛是怎樣成就的?一代住世祖師是怎樣跟大家開示真理,讓我們明白的,這些都是大家要去體會的,藉由一點一滴的明白,一天一點、慢慢越來越多點,智慧就在這裡面,智慧在真理中學習來穫得的,那大家能成就的階梯、成就的路,就會隨著智慧的增加而不遠了,希望大家要像仙佛一樣,像聖人一樣,不要只是想而已喔,這個功課就是你們要去想的喔! 觀音佛母開示 金花賢徒!賢徒在白板上畫的畫是什麼?(金花:兩隻青蛙,要看外面的世界一直跳,另一隻覺得很高不能跳,所以就覺得不要跳,但想跳的青蛙有一天終於看到了世界很大~)賢徒是哪一隻青蛙呢?(金花:想跳出去)所以賢徒覺得自己還在井裡面嗎?(金花:是)要怎麼辦才好呢?(金花:體悟真理,多放下)應該不是讓自己繼續在井裡面,那麼這一個分別心首先就要先放下,有你的、我的,就會有井裡跟井外,永遠在這兩邊不能真的歸入正道,希望賢徒真的跳脫自我的侷限,不是坐井觀天的青蛙,而是真的傳辦道的一員! 賢徒們!一天的時間過得快不快?依照課程的時間再休息一下,再上一堂課就可以回家了,大家覺得開心嗎?是因為坐不住可以離去而開心嗎?(眾:不是)所以那就是有所心得而開心是嗎?賢徒們願意跟為母分享心得嗎?(眾:想)大家想不想進步?想不想昇華?那麼說說大家想怎麼進步?要從哪裡昇華好嗎?(金蓉:自己要勇敢)勇敢做甚麼?(金蓉:勇敢去做正確的事,如果有做錯要勇敢接受,如果正確的事就要勇敢去做)所以,賢徒期許能做一個勇者無懼的人嗎?(金蓉:因為佛母問學到什麼,所以弟子就勇敢站起來講)所以,能夠站起來說,就是賢徒已經在為自己昇華了,為母期許賢徒的並不是只有站起來說,而是能跨步出去,去講、去做,讓賢徒擁有源源不絕的勇氣,那座靠山是甚麼?(金蓉:信心)這一份信心就要建立在道之上才是! 希望大家能將自己期許昇華的寫下來,寫下來看著記著,有一天去做到! 乾道二號!賢徒覺得自己要進步的是什麼?(沈玉盛:要努力學習,多來佛堂聽道理,如果自己懂了就要分給別人)所以,自己先做好,這是傳辦道者的基本功夫,既然有心想要學習,看到許多前輩們舟車勞頓來到這裡,那麼就要緊緊抓住可以學習的機會,可以嗎? 坤道三號!(丘琼珠:應該要學習觀音佛母的慈悲心,跟著祖師的腳步去做)所以賢徒願意成為千手千眼的其中一員是嗎?(丘琼珠:是)那麼賢徒要從那裡去做?(丘琼珠:要實行的要做到永不退轉)很好!賢徒知道要能抱著向道的心永不退轉,希望你能用你的手,牽著你周遭的人一同永不退轉! 乾道六號!(紀清志:要從自己內心開始,先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才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先把他改變,這樣才能達到吸收分享給別人)首先要改變的是甚什麼?(紀清志:不好的習慣)比如呢?(紀清志:懶惰來佛堂,不夠努力)但是賢徒已經知道缺點在哪裡了,所以改變並不是真的那麼困難,但是要知道人生還有多少的時間讓你可以拖延,趁著還年輕,有不好的習慣知道要調整的,就要盡早去改正,希望賢徒能先從勤做起,勤奮、勤學,這是成功的第一步!能夠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為他人解決困難,修辦道就是要這樣彼此相輔相成,這是希望各位賢徒能夠明白的! 坤道十九號!(范麗娜:要多學習、多問,真誠的心去做,把懂得真理可以告訴別人,要有進步自己就要去努力)所以,只要有付出一分的努力,就會有一點的成就,但這是每天要讓自已去做的功課,而不是三天兩天才做一次,所以由禮節來說,要能做的好,每天就要持續去做,希望賢徒能更加努力,讓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更多! 乾道十四號!(丘吉鋒是一位嬰兒)帶他來的是誰?(鄒惠霞:來到佛堂學很多,相信仙佛)相信仙佛的心,希望賢徒不只是在自己能夠相信,更能夠將他帶給你的至親,明白學習真理的重要,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加的昇華,讓小孩能夠得到最好的營養! 賢徒們!大家雖然有的沒有被叫到,但在心裡有沒有確實的去想呢?(紀秋清:吸收了真理)賢徒很不容易的來到這裡學習真理,對於大家來佛堂的步伐或許簡單,但是能夠如同這位同修,一步一步不容易的走上來,這份心是大家要去看見去珍惜的,希望賢徒能繼續抱持著這份心,為了真理克服困難的心,保持到最後,好嗎! 大家覺得自己禮節做的好嗎?覺得做的好的舉手!大家覺得自己與他人的處世圓滿有做的好嗎?與人之間的相處,覺得做得好的舉手! 賢徒們!大家懂得道理,懂得禮節,覺得自己自律的功夫做得好嗎?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禮節、與他人相處的圓滿、自律的功夫還做得不夠好,那麼為母希望大家先從這些要求自己,昇華自己,因為這些都是大家在成佛路上所不可以缺少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真的放大眼光,深刻的看自己的不足,放下自己的分別識念,放下你爭我奪的妄念,讓菩提的種子,能夠在大家的心裡,在周遭深耕發芽而茁壯! 明君賢徒!賢徒的煩惱為母能夠明白,正所謂『遇緣了業』,要讓自己堅守在正法下修辦道的機會,勤修德積善功! 賢徒們!希望大家今天都能夠記住自己所想到的愿,能夠記得這份愿,能守著這份愿,直到最後的成就,好嗎! 五月廿三日 開麗茶會 濟公古佛開示 各位賢士!(眾:在)剛才聽前輩講了這麼多,在鼓勵大家什麼?(眾:要學真理)要學習真理,要學禮節,要回到觀音凈土,就不能講說我什麼都不會,不會,不會,你就真的什麼都不會,所以不是想說我擁有的不夠多,我錢不夠,所以我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今天秋隆賢士能行功,能有佛堂給大家使用,雖然是因為他錢多,但也不是因為錢多,而是因為他懂得要去做,懂得什麼是他要做的事情,不是因為他能力夠不夠,而是因為他懂得道的好所以要讓更多人知道,所以大家同樣也是有可以付出的能力! 沒有錢能做什麼?整理佛堂、做禮節、禮佛這些要不要錢?是大家想做就可以做的,這同樣也是在付出,跟秋隆賢士在做的沒有不一樣,同樣都是對老母娘、對道的誠心去做,所以大家要知道自己很有福氣,比起不懂道的人,比起無法回觀音凈土的人,大家都有求道,都有能力回觀音凈土,這就是大家比其他還不懂的人擁有最多最大的福氣! 雖然大家的生活很辛苦,但是心不能被環境綁住,在真理的世界,是沒有有錢、或沒有錢,有能力,或沒有能力的,只有看你想不想抓住它,並且把它放到心裡、放到腦子裡面! 當道理可以放心裡,藉由禮節能做出來,讓更多人懂得道的好,大家同樣也能是富有的,不是看到的有錢,而是在無形中累積的功德,現實生活錢不好賺,但無形功德,只要你肯來佛堂不斷的學習,它是會一直一直累積,這對大家會不好賺嗎?大家要不要賺?大家要記得自己是有福氣的人,趁著有這個身體,要努力去做什麼?(美愛:要努力去修改不好的行為)這就對了,要一直記得,不管是年輕,或長大有小孩直到老的,大家要知道,來佛堂是一輩子的事情,什麼都可以放棄,只有什麼不能放棄?(美愛:拜拜)對!佛堂永遠不能放棄!所以懂的多少就要做多少,擁有一點點懂得一點點就要勇敢去做去學,才不會枉費在真天命底下修道,不會沒關係,大家要互相鼓勵,看到前輩、同修很辛苦,那你就要想,我有什麼可以做,一起辛苦,開心是大家可以一起分享,也可以一起成長的,這是用錢買不到也換不來的!ok? 秋隆賢士!讓你很辛苦!(秋隆:開心)開心,自己要照顧好,佛桌上的敬茶請來喝! 身體可以暫時休息,不是一直做,心不休息才是重要的,你自己辛苦不可以,要帶著同修一起做,讓大家可以跟你一起開心! 五月廿五日 開麗茶會 濟公古佛開示 剛剛聽前輩分享很多故事,有些故事聽起來,覺得很不可思議,覺得說怎麼會有這麼不明理的人,佛堂明明這麼好,道理這麼好,你怎會就是不知到要去珍惜,大家覺得這個人真笨啊!這種事情大家很難想像,會不會?所以在這裡,大家可以去看到什麼?一個人不明理的時候,是多麼的可怕,不只是傷害別人,更有可能去傷害到自己周邊最愛的人,到最後,傷害最多的是自己。所以為什麼會一直說,學真理很重要,你接受真理,心裡面要有真理很重要,有真理才能真正的去愛自己,愛你愛的人,愛更多的人,你才有那個智慧,可以為你的人生,為更多的人的人生去做改變,所以說『修道是改變命運的不二法門,唯一選擇』! 就像剛剛在講的那兩隻青蛙,大家全部想過的結局,有沒有最圓滿、最好的結局存在?會不會有?(眾:有)什麼的結局?(秋隆:剛剛長老道長有慈悲讓我們懂)因為有前輩的慈悲,讓我們知道有不一樣的結局。 那隻在井底的青蛙,不會永遠在井裡面,跳出來的青蛙,要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快樂、安全的生活著?要怎樣有最好的結局?這兩隻青蛙一定要合作,想跳的青蛙,要能帶動另一隻青蛙幫你跳上去;跳出去的青蛙,一定不能忘記它的恩德,要找工具,找幫手把它帶出來;面對外面的世界很危險怎麼辦?彼此要能牽手、互相幫助,互相幫忙、互相去扶持! 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能夠藉由一加一產生力量,彼此都能好好的相扶持,你有錯我要拉你,我知道了,我要改正,這樣才能真正回到汪洋的大海,真正看到可以自在的世界。 修辦道不是一個人,是大家彼此要幫忙,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家人可以明白道理,所以才會說佛化的重要,一個人能夠佛化,像仙佛一樣的心,像仙佛一樣的智慧,像仙佛一樣的勇敢,就可以影響周遭的人跟你一起變好。一個家庭、一個家庭、一個家庭,都能像佛一樣,這就是我們講的,『道場就在生活裡面,淨土就在生活當中』。 大家想不想共同去締造最好的結局?(眾:要)要!那麼跟大家講,智仁勇是大家要去懂得、要去學習的。智仁勇是什麼?我們要怎麼知道?前輩他們會告訴你,他們會幫助你們去明白,但是就怕你們不想要知道! 麗紅經理!要讓同修能夠知道你身為經理的責任,身為經理的責任重不重要?(麗紅:重要)重要,那要怎麼辦?(麗紅:負起責任)長老說甚麼?(曉慧:不要怕)不要怕,要把這個怕,用智仁勇翻轉成,『戒慎恐懼,更加小心翼翼去做好』,不要讓這個怕讓你自己退縮了,知道嗎! 剛剛講的,相輔相成、互相扶持,他比你都不會怕了…(指秋隆)你還在怕什麼?後學能這麼積極主動,那麼身為經理,就更要能去責任負起,這是很大的期許,相信你能去做到,做好! 五月廿九日 八覺民主佛堂仙佛班 濟公古佛開示 順應道師啊!做錯了能夠承認,能勇於面對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不二過,既然怕犯錯,就要時時刻刻留心留意啊! 各位賢士啊!(無人回應)我老衲講各位賢士,就是在叫你們大家,所以你們就要喊有!大家是因為不知道在叫你們,還是因為心裡在想,為什麼要叫你們各位賢士?有沒有這樣的疑問?如果大家還記得,之前在二盤求道,濟公古佛明明不是這樣叫的啊,怎麼來到這裡不一樣了?有人有這樣的疑問嗎?那是因為現在的天時、天命,已經是在白陽三盤九蓮聖道,所以大家的祖師已經不是濟公古佛了,是誰?(黎敬良:淨蓮祖師)那是有形的住世祖師,無形的祖師是誰?(黎敬良:圓性佛尊、觀音佛母)這樣大家知道了嗎?記得了嗎?能記得很好,但還需要前輩跟你提示就有點不好,要記住的、要學的還有更多,要讓自己更努力去學!大家要知道天時道運的轉變,大家才能真正做到順應! 剛剛有聽到講師問大家,印尼有沒有地震?(眾:沒有)所以大家知道地震是什麼嗎?有聽過地震的舉手!(約十一位舉手)你們知道地震發生的時候會怎麼樣嗎?知道的舉手!(何小芬:會搖)怎麼搖?搖小力跟搖大力有沒有一樣?(何小芬:搖小力就不會很兇,搖大力比較兇)你很聰明,也有能夠去學習做很多事情的能力,所以,要把佛堂的事情都學好,讓自己能夠去幫助更多人,好不好! 拿一張椅子出來~兩張椅子輕輕搖一下~這是輕輕搖的地震,你們覺得怎麼樣?(示範者:不會很兇)大力的搖~(示範者:會嚇到)大力搖會嚇到,再更大力~(示範者:會怕)會不會覺得椅子都快翻掉了?(示範者:怕椅子斷掉)如果斷掉了就更嚴重了,所以你們覺得像這樣稍微體驗一下地震有沒有覺得很害怕?(示範者:會)這是副道長還小力搖,真正的地震會更恐怖的! 這樣大家知不知道地震是什麼了?輕輕搖你會嚇到一下,大力搖連那個海嘯都會出現,房子會倒掉,路也有可能會斷掉,這個就是大自然,一般的地震,是屬於地球正常能量的釋放,有這一個能量的釋放是正常的,那大家有沒有常常去製造地震? 大家有沒有眼睛?(眾:有)站起來!看前面,看到什麼?(楊石彬:老母娘)看到老母是不是?那你想要讓更多的人看到老母對不對?(楊石彬:對)那麼不是只是去度更多人,自己要能做好在九蓮聖道的模範、表率,這樣就有更多說服力!你看到甚麼?(何小玲:觀音佛母)那你有來常常給觀音看嗎?(何小玲:沒有)要讓觀音常常看到你,那你要常來佛堂看觀音,可以嗎! 剛剛我老衲問了兩個人,他們一個人用眼睛看到了老母,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觀音,還有其他的人也有看到,還有佛桌、還有燈點著,看到那個水果好漂亮,有沒有?所以同樣用眼睛看,但是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常常會因為你的、我的看的不一樣,就說你的是錯的,我的才是對的,就會有看不順眼,兩個人會怎樣?就會吵架啦!那個火就在眼睛裡面,有沒有覺得這樣很可怕?別人很兇的看你,你會覺得不喜歡;再來,大家除了眼睛,還有兩隻耳朵,那大家用耳朵來聽什麼?(黎敬良:聽道理)誰講的道理?(黎敬良:前輩)只有前輩講的道理才要聽?(黎敬良:因為前輩比較熟,會教我們很多事情)那如果你的同修跟你講道理要,你要不要聽?(黎敬良:可以)你的父母跟你講道理要不要聽?(黎敬良:也可以)哪一個人講的你比較聽得進去?(黎敬良:誰都可以)真的啊,那很好! 各位小朋友!各位大朋友!大家都知道要聽道理,但是大家會不會去想,誰說的我才要聽,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跟你說,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就比如,父母跟你說,你有沒有吃飯?你要好好吃飯、你要用功讀書,你會覺得,唉,你好煩~會不會?(眾:會)但如果是你的好朋友跟你說,你有沒有吃飯?我們一起去讀書,你會覺得這個朋友好好喔~會不會有這樣的分別?(眾:有)所以,就像這樣子。大家的耳朵,是不管什麼人講的話,不管對或不對,大家都聽進去,大家覺得這樣好嗎? 大家還記得我老衲早上跟大家講什麼嗎?記得什麼?(劉裕璇:記得地震)還有嗎?(劉裕璇:其他的忘記了,很笨)怎麼會笨,都當堂主了,還能跟大家分享心得,(劉裕璇:我沒有讀書)跟有沒有讀書沒有關係,同樣的,修道跟有沒有讀書沒有關係,有關係的在哪裡?自己是堂主,自己要努力,知道你都有來,所以要記一輩子的,就算老了,要比現在更有誠心,要更不怕風雨,都要照顧好這個佛堂,所以你心裡想的,你做了多少,仙佛都有看到(劉裕璇:做甚麼都可以,但是要出錢沒有辦法)所以最珍貴的,就是在你擁有多少你就付出多少,仙佛都會看見,希望你能繼續保持! 早上跟大家說了這個眼睛,不能只是都看到別人,看到別人的同時,也要能看到自己,不好的我們要去反省,看到好的我們要去學;耳朵,什麼人說了什麼話全部都聽進去嗎?聽道理;換鼻子,大家伸手交叉,給坐旁邊的人聞一聞,有沒有香?(眾:沒有,有)這是肉ㄟ,怎麼不香~(對文愛紅班員),你聞到我的肉香嗎?是我的肉嗎?我沒有肉ㄟ,我的肉不會香,香的是什麼?是心!你想不想跟我一樣被聞到是香香的,要怎麼做? 各位賢士!怎麼那麼奇怪,明明外面肉煮出來都是香的啊,但是當你們鼻子去聞彼此的肉,怎麼不一樣?叫你們這樣互相咬,你們想不想吃?敢不敢吃?(眾:不敢)所以你們被騙了,那個肉血淋淋的放在你面前,你怎麼會敢碰?你怎麼會想吃?你只是被那個調味料的味道給騙了。剛剛大家去聞到的那個味道,那個只是因為你想聞,真正要讓大家去聞到的,是希望大家聞到仙佛的氣息,那個氣息從哪裡來?由我們的心,慈悲心自然散發出來的,仙佛的氣息才會讓人都喜歡,也是大家願意去親近的,這樣能明白嗎? 嘴巴,大家都拿來做什麼?(眾:說話、吃東西)你用你的嘴巴來做甚麼?(文麗君:吃飯、講話)吃什麼?講什麼?吃進去的都是好的嗎?(文麗君:不好的不敢吃)所以吃是吃需要的,而不是吃想吃,就好像你給小朋友的,不是他們喜歡什麼,就給他們什麼,而是他們應該需要什麼你才給他們什麼,這樣才不會寵壞他們,是不是,才是真正愛他們;對待自己的身體也是一樣,你一個人帶了三個孩子來參班啊?(文麗君:是)是每一個都有得入班嗎?(曉慧:小的兩個沒有)何道師為什麼?(何:因為沒有中文名字)就因為這樣嗎?要知道能夠求道的因緣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有不確定,或不懂的就要往上請示,你不知道,還有總道師、還有長老,上面也還有祖師,也可以再請示祖師,所以面對事情要能夠周全。(對文麗君)希望你能把握能求道的因緣,用真理給小孩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我們的嘴巴,我們都會想去吃好的東西是不是?吃進肚子裡都要是好的,那大家說出來的,是不是都是對別人好的東西?你吃進去的,是把道理給吃下去、吞下去?還是把因果、業力吃下去?大家要知道,大家一口一口吃肉,仙佛、佛母看了都傷心啊,因為大家每吃一口肉下去,就會跟眾生多結了不好的因緣,大家跟仙佛的距離,又拉開了一些,所以希望大家吃進去的,都要能夠小心謹慎,說出來的是要講道理,是要跟人家結好的因緣。 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能提供給大家不同的感覺跟感受,如果大家是用著喜歡、不喜歡;討厭或不討厭;我想要就要,不要就不要,那麼,這是大家讓心情給左右了你這些五官感受,是你的心情在影響你的感覺跟感受,它不一定是正確的,也很容易造成人跟人之間,不能好好相處,發生地震的原因。 大家不要小看人跟之間的地震,所以要如何防止,不要造成你我之間產生不好的問題,來防止災難的產生?要了解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應該要遵循的是甚麼?就是道,就是真理。知道道的好,知道真理的重要,那我們的身體要怎麼去做?來佛堂做什麼?(熊彩珍:功德)怎麼做?(熊彩珍:用手做)你都有盡力做嗎?(熊彩珍:沒有)但是一定還有你可以做的,對於道理、佛號禮節有沒有去記?(熊彩珍:身體不好)雖然身體不方便,但是我們的心不能跟著不方便,知道要來佛堂,那我們的心就要盡力學習道理,道理是用你的心去記,你用手翻開來看,就能看到了,要找出你能做的事情,這就是你講的行功立德!(黎敬友:來這裡要做禮節)你有常常來做嗎?(黎敬友:沒有,因為做工的地點是在坤甸,所以就住在坤甸)有機會的時候你有沒有把握?(黎敬友:有)能就近能學習,就要去學習,但不能就近學習,有機會就要把握機會,不斷的去突破,去排除困難,這些是最珍貴的,希望你能繼續加油! 大家懂得要來學禮節,要來佛堂,這就是大家知道了要用身體去做,去行動,如果大家能夠更加的努力,就算有困難,那麼它也不會成為阻礙你的因素,因為我們的心,是跟佛堂在一起,是跟仙佛在一起,所以當大家懂得珍惜把握機會,就會給予那個機會,因為向道的心,那一個誠心,不會因為語言不通,也不會因為你只能做什麼事情,仙佛就會跟你講,你這樣不行喔~因為你們大家想的、做的有多少,仙佛都知道,大家有沒有盡心盡力,仙佛全部都有記下來,就看大家有沒有去把握,做一點是一點。 大家不要想說,我老了、我還小,所以我可以說我不會,那個不要叫我做,大家要知道,成就是不管年輕或是老的,因為仙佛是沒有分年齡的。 所以,大家看今天的獻供是誰做的?(眾:小朋友)獻供執禮人員出來!他們有沒有執禮的很好?他們還那麼小,有的可能還不太會,但是他們能把握機會,認真去做、去學,仙佛看到、這些前輩看到,都感到很高興,也是很欣慰!(對執禮人員)很高興你們能勇敢的,在那麼多人面前去做能做的事情,你們自己覺得做的好不好?(執禮人員:好)好的就要保持,所要學的就要更多;(對台灣的執禮人員)你們不是人家說好,就跟著說好,好不好自己最清楚! 大家能不能像他們做的那麼好?有沒有可能?絕對有,那麼大家就要去學;大家看看今天教唱聖歌的有誰?(眾: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是甚麼時候學會唱的?(眾:昨天)有沒有覺得很厲害?昨天學今天就可以唱了,那你們可不可以?(眾:…)用心看、用心學你們也可以。 所以有學習的能力,藉由眼睛、鼻子、耳朵、身體,心,可以看到什麼,學到什麼,這是上天給大家運用的工具,但就看大家能不能好好的去使用它,讓它可以是傳辦道的工具,可以感動別人、帶動別人的工具! 今天負責廚房的人!大家吃的飯香不香?好不好吃? (對廚房人員)你們很辛苦喔,雖然你們沒有可以坐在這邊一起聽道理,但是因為你們這麼辛苦的,讓大家可以填飽肚子好好聽課,所以,大家那麼的熱烈的感謝你們。你們能煮一頓飯,讓那麼多人跟仙佛同樣的慈悲,讓他們少造了一餐的業,所以是很有功德的一件事,但是回家了以後呢?回家以後,你們同樣,也不要造那不好的因果,藉由這樣的放生,讓家人同樣有功德,你們要盡量去做、盡量去學習,好嗎! 像剛剛說的,做禮節、帶動聖歌、煮給大家吃,都是大家可以去做的,也是讓大家去累積功德的事,所以藉由這樣的鼓勵,希望大家彼此都能好好的帶動,可以嗎? 人對於自己的身體會去照顧好,都知道要去好好保養它,才可以做更多的事,那同樣的,這麼大的一間佛堂,這是一條大法船,要從這間佛堂培養更多的辦道人才,那麼在這間佛堂的設備,就更應該齊全,必要的維護、修繕是不可以少的,要傳辦十方,那個電力怎麼可以少少的,所以,我們是要去成就大格局,道格是成就萬緣的關鍵,難捨能捨,應該要去調整、改善的,不能有絲毫的不在意,要知道,那個電會常常跳掉,是很容易造成東西的損壞,所以不能因小失大,要擴充心量,才能像老母娘的電量擴充三界。(對何道師)希望你身為聖職人員,能把剛剛我老衲說的那些,能夠好好思量,讓自己更加提升,好好的經營,這是不容易的機會。 今天大家能夠來到這裡參班,是不容易的機會,因為有你們,所以大家能夠無國界的交流、學習、成長。 來自於台灣的賢士!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習到什麼?(順應:孩子很發心,可以做到大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洪美珍:孩子與大人很發心;彭真賞:看到大家的用心,自己很慚愧,自己還很有多不會的;楊美琛:很感慨,看到彩清菩薩出來,祂的兒女一直在掉眼淚,所以一定要修辦道啊!也看到大家都很認真,台灣的跟不上;李心如:看到年紀比自己小的同修,盡到最大的力量做禮節)藉由這樣一趟出來,你們的眼界,你們的想法,應該有更大的進步與成長,要將所看到的、感慨的,都要轉換成修辦更上一層的精進,應該捨得的,應該要放下的,就不要讓自己懈怠而不能進步。(美琛:不要執迷不悟) 美珍賢士!美琛賢士!希望你們能用你們的有用之身,成為開荒傳辦的一員,認真、用心是關鍵,雖然覺得自己還懂得不夠多,但是千萬要能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不是等學會了再做,而是要一邊學、一邊做,邊看、邊做、邊學,邊可以去成就,希望你們不要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懂得更多,就要做的更多,身為台灣來的前輩,已經不是只停留在被鼓勵的階段,而是如何更努力運用所學的一切去帶動! 彩清菩薩開示 長老道長,各位同修大家聖安道安,大家請坐下! 彩清在這裡要恭喜大家,非常的有福氣,大家能夠在這裡參班,還能夠有修道以及聽道理的機會,還有這個身體的時候,大家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去運用珍惜,將來也能夠證得一席之位。 要感謝天恩師德,以及珍惜正法的殊勝,大家要付出自己的心力,守護正法、宣揚真天命,來一同護持正法的道場,吾也跟大家一同在一起,希望大家能好好的努力,握機再握機,珍惜再珍惜! 彩清就跟大家相互勉勵到這邊! 五月卅一日 八覺民主佛堂茶會 善才童子開示 剛剛總道師告訴大家,最大的孝順是什麼?最大的孝順就是要好好的修道,父母有在可以帶父母一起來修道,父母不在還可以行功立德迴向,甚至努力修道行功立德,大家都可以一起回老母身邊,這就是最大的孝順。 那什麼樣對小孩子是最好的?小孩子最須要的是什麼?(阿建: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你能給他嗎?(阿建:可以)身體健康,但是心也要健康,這樣長大後才能成為善良的人,怎樣讓他心裡健康?(阿建:讓他吃素)只有小孩吃就好嗎?大人也要一起,父母能做好是很重要的,所以要為自己的家人建立最好的模範!你給小孩吃好,只能照顧他的這個身體健康而已,心裡的健康就要用真裡,所以修道很重要,唯有修道,讓每個人懂道理,才是給自己的家人與認識的人,最好的照顧。 那麼,真理大家要從哪裡去獲得?(眾:佛堂)對,就是佛堂!所以佛堂就是給大家真理的地方,藉由真理,可以讓大家的身心靈都獲得最好的照顧,所以真理很重要。 大家一起坐在這裡學習真理好不好?這裡有大人也有小孩,剛剛總道師有問一些問題,問小朋友,為什麼父母講的話會煩?叫他自己講出來都很不好意思,所以就像這樣,藉由真理的引導,會知道有什麼地方錯了,要改的是什麼,這對小孩或大人,真理都是不可缺少的。 這裡很多小孩,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厲害,會做禮節,也會唱歌,還會做很多事情,所以來開荒的前輩,以及在當地的同修,都必須要好好的去照顧這些幼苗,要用真理來養小孩,讓他們將來可以為上天所用,相信這也是大人會對小孩子的期許! 身為大人的,我們都想要小孩子這樣努力了,那大人呢?都給小孩子做嗎?不是齁,所以大人,要比小孩子更努力用功,小孩子會做的,大人也要努力去學,小孩子不會的,要用道理引導他們,教他們。 大家有沒有常來佛堂?(眾:有)那對佛堂大家有很用心照顧它嗎?每一個地方是不是都讓它保持整潔乾淨?但是,這裡為什麼沒有乾淨?(堂號以及老祖師的佛像沒有很乾淨)道師、堂主,這樣有乾淨嗎?(道師、堂主:……)所以都沒有去發現齁,這就是你們要比這些同修更用心的地方,同修沒有看見的地方,你們就要妥善照顧! 六月五日 大淨聖仙佛班 南極仙翁開示: 這一堂課跟大家講甚麼?(眾:人生不敗唯修道)這一堂課的講師是不是跟大家講人生不敗唯修道,這一條修道路重不重要?對於這一條路,是不是已經是大家熟悉的道路呢?是像大家能回到自己的家的道路那樣的熟悉嗎?一樣啊,怎麼會不一樣?大家要回家會不會迷路?(眾:不會)為什麼不會?(紀秋隆:因為有祖師:紀清志:因為每天都走一樣的路,所以很熟悉不會迷路)所以修道路對你而言也一樣啊?(紀清志:差不多一樣)真的喔?希望你能夠越開越順手! 因為回家的路對大家很重要,也很熟悉,所以大家絕對會記得,也不會迷路是不是?(眾:是)那大家來到佛堂的路有沒有夠熟悉了呢?有的舉手!(約一半)有常常來的舉著!(幾位同修而已)你們還特地從其它的地方來,這一種精神要繼續保持,也是其它坐著的人要學習的,大家給他們一個掌聲! 各位賢士!要知道啊,能夠求道、修道是很不容易的事,要有真天命、有住世祖師,大家才有辦法找到真正能夠回家的道路,大家現在正法住世祖師門下得道,大家很幸運的,都被這艘殊勝的漁網給撈起來了,可以暫時脫離苦海,在這漁網內大大小小的魚都有,就好像大家,乾道、坤道、老的、年輕的都有,這大大小小的魚都要去溫養,要怎麼養?要用『智仁勇心去妙用,也就是佛法』,如果有養魚的經驗就能夠知道,在場的有沒有養過魚?養魚的智慧是什麼?不管大小隻都會一樣多嗎?不同的品種,餵的都一樣嗎?這就是要學會去判斷。那人呢?也不是我比較喜歡這一隻,就把牠餵到很飽、很飽,必須要真正的觀察、愛護,了解牠的需要,既然要養牠,就有責任要好好的照顧牠,這捕魚的功夫,也不是兩天捕魚、三天曬網就能得心應手,所以這真理、禮節的給予溫養,是必須要長期的照顧、去培養,才能夠熟悉的啊! 學道的重要,就好像養魚的人給魚吃飼料,這一些聖職前輩給大家真理,那個營養、飼料,還是要靠大家自己把它吃下去,所以修道、成道是在於個人的努力成就,如果大家不懂得努力,就會原地踏步,回家的路就更難了啊,所以大家要不要讓自己提升?(眾:要)不能讓自己只停留在最基層,對於前輩餵養給我們的真理,要去吸收、消化,不管是道親、人才、還是堂主,都有要讓自己更成長、長大的必要;餵養的人,也要均衡的照顧才不會營養不良、大小不一啊!所以當地的聖職、道師、經理、堂主,一定都要去遵循佛規戒律,必定要『循規蹈矩』、『承上啟下』,『重聖輕凡』的功夫都要做好,才不會辜負了開荒者、總道師、副道長、道長、長老道長等等的這些前輩啊!就算是活潑應事,但也還在佛規之中,所以活潑應事更不可以隨意放肆。 各位賢士!大家現在大都還在七步天梯的初階而已啊,七步天梯是什麼大家知道嗎?大家知道自己在哪一個階梯嗎?相信有的人現在還不清楚對不對?希望大家一定要讓自己記清楚,可不可以?讓自己在這七步天梯能夠不斷的更上一層,在學道、修道能夠拿出好的成績,來呈現給上天,讓許多的前輩能欣慰,可以嗎? 修道、學道這一條路,希望大家能真正的熟悉,也不再讓自己迷路,自己的定力就一定要要足夠,才不會走著走著,就被那些花花世界吸引,就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定力是甚麼?(美愛:多聽班、聽道理,才不會被他們吸走)有定力就是中心思想,大家要用學到的真理,用在生活周遭遇到的一切人事物,學著如何做到與人與萬物的圓滿,這就是每個人修辦道要修練的基本功夫,大家要好好學,好不好! 六月六日 大凈聖茶會 圓性佛尊開示 大家有沒有覺得很神奇,(眾:有)為師都還沒說什麼神奇! 方才有講到吃素,在還沒講解吃素的好處之前,大家會覺得吃素好,當你想吃的時候,吃素就不好,會嗎?但是當前輩告訴大家吃素的好處,大家又會覺得吃素真的很好,會不會?所以這個世界,大家所看到的是什麼世界?(眾:骯髒的世界,很多壞人,騙子很多)賢徒們,大家有沒有用著你們的眼睛,用你們的心,去真實的感受這世界,所感受到的都是不好的嗎?但是大家今天坐在這裡,感受到的是好?或不好?(眾:好)所以也是有好的,也存在不好的,除去好的跟不好的,大家可以發現這是個藝術的世界,大家用什麼樣的眼光看這世界?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世界?大家所聽,所看,所感受到的,所體悟的一切會完全不同! 在眼睛所看到的色彩,所去思考的,所去做出來,在大家的潛意識裡,大家是讓它成為能修道明白道理的藝術,還是成為不斷因果輪迴的種子?每個人都會有心情,情緒,喜悅,憤怒,悲傷,快樂,難過,恐懼,這一些心情感受,大家都有是不是?擁有這些情緒是要讓大家明辨是非善惡,是對是錯是好是壞,是要讓大家了解這些,而不是讓大家以著自己的心情胡做非為,心情以為道,如果是以心情來看這世界,那麼就很難看到老母娘創造這世界的藝術。 希望各位賢徒,用著最真誠的心,真真切切的去感受,在生活遇到的人事物,能不用有色的眼,也就是所謂的有色眼鏡去看事情,能不妄動、妄聽、妄言,去妄就能真實的去感受,就能知道應該要做的事是什麼,如何以道讓人生更開闊,自然就能夠一步步踏入觀音凈土!希望賢徒們能去明白其中道理讓自己更加成長!
丙申年印尼巡迴仙佛班紀錄 五月廿二日 開麗民主佛堂仙佛班 濟公古佛開示 講師在台上講,大家有沒有認真聽?大家知道為什麼今天要開仙佛班嗎?蔡道師為什麼?(蔡世龍:今天要開仙佛班因為大家要學真理)這麼簡單?(蔡世龍:要看大家的誠心)為什麼能開仙佛班?(蔡世龍:因為……)如果不是在真天命正法底下,如果不是住世祖師慈悲有辦法嗎?身為聖職人員要讓大家知道,正法的殊勝以及祖師的重要,這就是身為聖職人員的責任。 這一堂課,告訴大家甚麼?(眾:順應之道)就比如剛剛講師所講的,人如果沒有去順應會怎麼樣?(賴麗明:如果沒有順天就會受苦受難)你覺得你有受苦受難嗎?(賴麗明:有)是誰在受苦受難?你的身或心?(賴麗明:身體)那要怎麼辦? 大家會覺得自已有受苦受難的時候,生病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生病怎麼辦?(眾:看醫生)所以九蓮聖經裡面有說,提筆: 『藥乃助人康復體能,非藥之治也,若人康復無能,投藥無效』 簡單說,人生病了需要吃藥,但這藥吃下去要有用,是因為人要有自癒的能力,這樣子藥吃下去才有用,這裡就是告訴大家,每一個人都有復原的能力,也有改變的能力,這個是老母娘給予我們本來就有的,所以,生病了知道會找藥吃,覺得受苦受難了,我們必須要找尋方法來醫治我們自己。人的身體會生病,要吃藥,那麼心生病了要怎麼辦?(賴麗明:學習真理)那怎麼樣學習真理呢?(陳美愛:學習真理就是要到佛堂,因為有前輩可以讓弟子有思路,就比較會明白真理是怎麼樣)知道學真理要找人問,要多聽,要學會講,要學中文,要更用功一點! 學習真理,首先你要怎樣去做?要能認真聽,認真看,就必須要先把你自己的執著、意見先放到一邊,這樣你才有辦法先去接受真理,真理才有辦法真的去拓寬你的心、你的想法、跟你的看法,這樣子才有辦法去做到『眾生無邊能夠去度化』,這個眾生是什麼?坤道五號!(吳秋瑩:還沒有求道)就只有還未求道的才是眾生嗎?除了有生命的我們說是眾生,但是眾生還包括我們心裡的想法,那也是眾生! 所以眾生是需要真理來做引導,是包括我們自己本身不對的想法、行為,這些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看到、去調整,去把它改為正確的,就是大家坐這裡學習真理的目的,所以大家來這裡,就是要讓自己明白,真理對我們的重要,希望大家能夠藉由今天的班會,去學習到,對我們能夠找出眾生的方法,學習能夠成為仙佛的方法! 善才童子開示 大家會不會想睡覺?剛剛讓大家上課前唱聖歌,有沒有打起精神了? 善才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煩惱?(眾:有)什麼煩惱?(很多很多的煩惱)大家都有煩惱,所以這個問題問大家,應該很簡單回答!有什麼煩惱?(美愛:工作、小孩,老人家、親戚)你煩惱自己是老人家?(美愛:想我的媽媽)是煩惱什麼?(美愛:有壓力)煩惱你自己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美愛:怎樣讓煩惱可以調和)等一下會講你要注意聽! (潘德輝:想到考試、功課)是困難?(潘德輝:不是全部)那你有努力的面對困難嗎?(潘德輝:有一點,但沒有全部)那就並不是真的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的困難,現在只是煩惱功課,但是你還很年輕,你會有更多人生的際遇,工作家庭、這些都要去煩惱,所以在佛堂學習道理,這些就是讓你具備,能面對現在、未來困難的資本,所以除了學校的功課,佛堂的功課也要做好!(鄧明君:小兒子一直進醫院,越來越多次)所以為了小孩的病不斷煩惱,既然遇到了就是必須完成的課題,再怎樣艱苦、困難,佛堂就是你的家,同修前輩就是你的家人,會陪你一起度過! 九蓮聖祖萬世長生佛開示過:『煩惱菩提』什麼是『煩惱菩提』 今天你所煩惱的是在於道,在於道務,不是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不是為了自私、不是為了私我而煩惱就是煩惱菩提,這樣的煩惱會讓我們昇華,這樣的煩惱是好的,但是如果是在於利益、權力之中,去想怎樣對我比較好,甚麼都要佔上風,這就是自找煩惱,這個煩惱是不好的,所以煩惱如何化為菩提?在十誡有講到『是法平等,一視同仁』這是什麼意思?(宥忻:我們的佛性都是很平等的)所以知道每個人其實都是站在同樣的平等點,那麼既然知道,在我們本身去想、思考、所看應該要以平等的角度,這樣才能徹底知道甚麼是佛性平等! 所以說,大家每個人身上都有佛性,因為有佛性在我們身上,所以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機會,所以看看四周的人,周圍的人坐的是老的、年輕的都有,坐在你身邊的這些人,其實他們也都會有所成就,所以,我們的心所看到別人是要同樣的給予尊重,而不帶著偏見,就算有前後輩,但是前輩位居前輩的位子,就必須更懂得謙下,身為後學的呢?(吳秋瑩:比較尊重前輩)怎樣做到遵前提後?所以低心下氣要能真的去傾聽別人所要講的話,那才是對的,聽到別人內心的聲音,說出真理、說出正確的話,那才是應該要做的。身為後學的一定要能夠去傾聽,前輩要教導我們的是什麼,我們也要虛心的接受、學習。 煩惱很多很多,那我們要怎麼做到『煩惱無盡誓願斷』?坤道一號!(劉淑娥:多多學習真理,把我相去掉)什麼是我相?(劉淑娥:執著在凡事)什麼是你的我相?(劉淑娥:家庭、財產、不是永恆的都要去掉)這些煩惱是我們想要斬斷,也很難斬斷的,因為我們所修的道就是在生活當中成就,所以切的一乾二淨是不可能的,唯有從裡面去看到問題,如何不去孳生問題,這才是要找到的,解決外面的問題之前,對於自己一定要看清楚,所要遵循的是甚麼?(劉淑娥:度眾生)住世祖師給予的真理,好好學習,你會看到,你也會找到你要的答案。 回上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