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神采迎賓秋季仙佛班-六和永德中心民主佛堂

2025-09-15 06:33:25

九蓮聖道 白陽三盤 民主辦道 公元2025年 歲次乙巳

0914 九紫金線長老院 神采迎賓秋季仙佛班

南極仙翁開示

今天班會是不是很殊勝?那要認真聽我老仙的話!

以前的人大多數都是吃母乳長大的,但是現在有各種種類及不同選擇,父母會選擇適合的食品來餵養,孩子會吸收父母給的來成長,但是當孩子長大,會想要自己覓食百味,為父母者就無法掌握了,所以父母給予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不論是什麼角色、年齡,都必須要為自己與他人的靈根慧命去努力、去紮根。

我老仙看現場有幾位,已進道很久,現在都七老八十了,你們不要想說我老了,就留給年輕人做就好,我可以不用努力了,或是想自己老了,都想說太難了,如果這樣就是浪費一生的潛力啊!要唉MO唉(台語),也要那叩那叩(台語),要感謝這輩子所相遇的,好好為自己晚年再努一回,打造高光、高成就!

板書:無齡

只要大家願意進道,能在道場上學習就不嫌晚,成就不分年紀,修辦道也不分年紀。

再寫上:無零

零,大家想到什麼?(眾:沒有)大家講道理、聽真理是沒有嗎?(眾:不是)所以就不是零。

那要怎樣讓自己不是零?所以學一點、行一點也是收獲,循序漸進累積資本就不是零。但也不要只是空想,到最後徒留遺憾,要讓自己有修成的決心,前面說的靈根慧命,要讓自己不要掛零,而是要歸零。

板書:無伶

伶是智慧、聰慧的意思,什麼是有智慧?乾道11號!(謝震寰:內心中要表達出來)所以你要當有智慧的人嗎?(謝:要)坤道16號!什麼是有智慧的人?(余阿呅:聰明的人)好,坐下!

大家有沒有聽過『能者多勞』,所以為了不要讓自己太累,就多做不如少做,這樣就是聰明嗎?其實有的時候,多的正是少的部份,少的正是可以多的部份,如果只是自己單打獨鬥,或是被現象侷限住了,就變成真正的無智者。怎麼變成有智慧的人?就要修啊!就要行啊!就要把握啊!大家可能常常聽到,但是有沒有真的做到就不知道了! 

現在,人工智慧是不是很發達?對普通人而言AI能完成一些瑣碎的事,但專業人士就只是便利而已嗎?所以不管是普通或專業人士,大家要記得AI的世界,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眼見都不是一定是真實的了,

要有智慧去檢視。

所以大家不能因為時代的便利,用AI壯大自己、虛構自己的利器,這都不是智慧的生發。

板書:無稜

大家看這桌子是不是尖的?撞到會不會痛?所以人就發明了一個防撞的東西,讓它是鈍角而不是尖角。

對於我們個人,自己的防護措施有沒有做好?舉生活例子來講,不管是跟同修之間、跟家人之間,是不是難免碰撞,碰撞到,自己的防護意識就尖起來了,這樣行嗎?

大家都是有在修的人,心口上、嘴上,那個尖有沒有修一修?無明眾生有沒有修平、修鈍,減少碰撞的產生?

剛才寫的四個(無齡、無零、無伶、無稜)加起來!

無齡+無零+無伶+無稜=生命平衡學

每一個人都是從小被守護成長,進而成為守護他人的存在。這當中是要能夠相加,無限向上昇華,而不是一昧的消耗,這就變成減了,要讓自己能夠變成平衡而不是失衡。

我老仙就講到這裡,課程繼續。(退)


濟公古佛開示

我來問問大家這堂課叫什麼?(占來算去算不完)怎麼算?是不是要有一個解法?

解法是什麼?就是假如有一個問題要不要解決?一定要有一個方法,也就是解法。大家覺得什麼問題最難解?來問一下青少年族群,數學或涵數、方程式?青少年站起來!什麼問題最難解?(答:數學、文言文)你們都是在求學階段,那學知識的同時也是要學什麼?學修道的方程式,那這個題可是要一輩子的時間來去學。所以,你們能夠生在佛化家庭,老納恭喜你們!

來問問成年人,最難解是什麼問題?夫妻之間?同修之間?(陳志彥:佛法最難)

(張慈妤:人跟人之間)所以是夫妻之間嗎?有人說人跟人,有人說佛法,所以,最難解的還是心中的怨恨、自己的心結,還是生死一大事?人都說:做錯了重來就好,但是生死一大事能重來嗎?那這一題怎麼解?現在大家在做什麼?(開班)是不是在學道理?在正法門下修辦道,遇到住世祖師,擁有這麼好的因緣就是最好解法。

那我老納問問大家,大家是屬於被動式解法或主動式解法?被動就是安於現況,只有顧自己,都是依靠別人來給解法,別人幫你解決,那過程是長或是短?所以被動式解法,因為不是自己解決的,可能會產生:好奇怪~我不喜歡這樣的解法,因為不是自己去解決去自察。所以被動式解法所靠的都是別人,自己沒有去努力。

現在來講主動式解法,它的過程或長或短,但是如果大家願意自己去想、去解決,就能跑出最好的答案

所以,面對所有問題,不管面對自己或家人,所要帶入的第一個解法,也就是修己。普度群生包括別人也包括自己,首當其衝度的就是自己,所以度人度己,知修己才真的是度人。

要用真理不斷能夠試算、去驗算、去求證,才是知行合一,才能證明符合天理流行、正法的可貴。

(退)


觀音佛母開示

各位賢士!

徒兒們!大家是懂道者嗎?身為懂道者看到展現出無明眾生的爭跟無明都會惋惜,而甚於修子,知理卻有時像無理取鬧的眾生般,鑑於此,大家是非者?推托者?又或是不忘自己是傳辦道者呢?在現今的時代,如果缺乏思考或減少思考,就容易搖曳被帶風向,更因為無知、無明,容易造成罪過錯。大家想想,鄉愿之人為何會讓自己成為鄉愿之人?真知卓見、真修實煉有鄉愿嗎?會相怨嗎?大家會不會互相起怨懟之心呢?徒兒們,種子種下一定會發芽嗎?會順利長成嗎?長成一定會開花嗎?開花又一定會結果嗎?如何無錯失讓每一個道種都能順利長成?勢必在呵護的過程中,要有耐心、方法更需不斷關心,配合行動來溫養,才能提昇開花結果的機率。

所謂發心難得,大家是否還記得入道時很發心在學習的自己呢?有言道:時間會沖淡一切,然而沖淡的往往是曾經堅定的愿與信,深刻留下的反而是執著、習性、負面情緒,像裂縫難以抹平,也因此難發心。

回首修辦路的過程,四處奔走在大大小小的道場,包含在此佛堂參班的點滴,徒兒們大家一同見證了多少成長?成就了多少的發心?一路走來,是否也積累了不少的法喜及感恩呢?徒兒們如何超越時間及空間的變化,進而守護這些難得的發心,讓它生生不息?面對現在時下之人,以霸制霸並不可取,因此柔得尊位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倘若德與位不能並齊,定難以承擔傳辦職責。身為傳辦道者的你們,要如何拓展道務呢?倘若無法與時俱進,只拘泥在自己的小世界,怎能看到時代所需而進而給與滋養呢?儘管現時代科技便利,然科技因應時代的方便性,並不是掩蓋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工具善用則能利民,工具若成為推諉的藉口,那便是利器了。因此又該如何做呢?是眾生難度?或是難度眾生?在場中壯年的徒兒們!修辦至今是開始起步?亦又或是走了好長一段,卻始終在原地踏步呢?向前有諸位前輩,向後有薪苗薪秀包含自己的下一代,關聖看春秋是正氣通天理,徒兒們翻閱春秋所得的是什麼呢?身為前輩者是要成為支持後學後方的盾,就勢必要讓自己的肩膀夠厚實,是故徒兒們,神采迎賓既是迎賓就是要起身動起來,動而不凍,不是冰凍狀態,才能有神傳神,承上啟下應對進退,就好像是對賓,心態不會逾矩、不會倦怠這才是傳辦宗旨。既有緣起則有緣滅,在每一處所締結的善因善果,必須要靠大家跨步提昇齊力守護,才能再創無限生機,爾等明白嗎!

《三才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