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與歲
2019-10-18 19:02:23
-賴慧璇- 在小學的時候,學校的旁邊還有幾畝稻田。曾經有幾次上在課時,讓窗外稻田的景象吸引住了目光。有幾次在課堂間神遊時,綠油油的稻田就像一幅畫一樣,風吹來就一致搖擺,因為秩序形成了一種美感。總是感覺,那片稻田每次看都每次不一樣。令弟子後學印象最深刻的,總是在快要放暑假之前。因為稻穗結實累累,農作要收成。農家總是出動採收機,轟隆隆的聲音不覺吸引目光飄去,然後就會看到採收機的後面跟著黑壓壓的一片東西朝稻田裡俯衝而下,嘰嘰喳喳……原來是麻雀在撿食稻穗。每次採收,上課總是很難專心,下課還會一群人圍在窗邊看,麻雀一來我們還會「喔~~~」的幫他們配音。當然,麻雀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窗外的那一畝田。隨著不同的時間、季節,像是透漏歲月的流逝,也彷彿在述說著其中的道理。天地的造化萬物當中,就是這樣的奧妙自然,因為道在其中。 一、耕耘有道: 農人用時間去耕種那一畝田,換成結實累累的稻穗。人家常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刻無一不在自然大道的造化當中,隨著季節時令的變化,莫非道(稻)在其中啊!稻子在用它的生長過程一邊告訴人們歲月與時間帶來而累積的;一邊也告訴人們歲月與時間是不斷流逝的。然而除此之外,在成熟的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無非就是” 培育、耕耘“的功夫。在歲月的累積與流逝當中,耕耘是決定長成的要件。ㄧ株秧苗,在時間流逝中,若不用心耕耘是難成熟的。耕耘也需配合著生長的時令、節氣,提供各種不同的需要及注意,在耕耘的過程中,若無配合著這生長的道理法則去運行,求好心切、操之過急,甚至使用的方式不適合、不恰當,那就好比揠苗助長的故事一樣,為了稻(道)苗能夠快速長高,用手去拉它一把。誰知已脫離了所謂的"自然",所拉的這一把反而將其連根拔起,無法再繼續耕植生長下去。又或者,在生長的過程中,我們總太相信"自然造化”,認為凡事皆交由天、完全信靠天,而卻忘記「人必自助而後天助之」,人家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就是這個道理,為的就是避免在過程中造成疏忽及懈怠。 祖師大人曾經慈悲開示弟子:「什麼時候要灌水?」事實上,要適因、適時、適當的去給予,要能「因材施教」灌溉不足或拼命的灌溉都不適宜,作物可能會死亡、不易收成。就好比修辦道的過程一樣,並不是光有衝勁與熱情一股腦、盲目的去做,而是需要有真理的「智慧水」來滋潤涵養。因此,並不是只有盲目的耕耘,而是要以「道」(真理)作為依循的根基,相輔相成下才能耕耘出更飽滿的稻穗。因此,一個好的農夫並非取決於擁有田地的多寡,而是在於如何用對的方法與技術,配合用心的耕耘去耕種出飽滿的稻穗。 二、生生之德: 不論是「穗」或是「歲」,其實都是上天所給予的一種「生機」。稻子、稻(道)種因為這個生機而能發芽成長,生長成結實纍纍的稻穗後,提供了無數人們的一餐溫飽,這無非也是一種生機的顯露流行。而歲月、時間的歷練,不論在於植物也好、動物也好、或是在於人的身上也好,隨著時間的變化、年歲的變化當中,不斷去累積、經歷到最後能夠開花結果,無非也是因為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重點即是在於:如何去開創生機?如何在歲月變化流逝的過程當中去找到生機?如何從稻穗生長的過程當中去發現生機?了解之後,又要怎樣運用生機去開創更多的生機?這是在修辦道的路程當中非常寶貴及重要的! 有一句話說:園丁不休息。就好比是一個有心修辦道的前輩一樣,在我們不了解真理之前,總會認為修辦道是一項艱難困苦的工作,甚至有人也會認為是沒錢又虧本的工作,搞不懂為何前輩要如此用心的去投入及付出。事實上,就是因為前輩看到了我們所沒去看到的「生機」,也因為體認到了這一點,因此想去開創更多更多的生機,因為唯有如此不怕辛勞、願意付出耕耘,那麼這株稻(道)苗,才有可能結實成「穗」。有一句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也唯有願意付出去耕耘才會有收成的機會。那麼,我們呢?自己呢?在別人給予生機的同時,是否願意給自己一線生機呢?還是往往就這樣讓機會從眼前溜走呢?因此修辦道的過程中,不僅要去看到背後那個重要的意義之外,更要去看到背後那無限的生機。 就好比在修辦道的過程中,為何住世祖師、及前輩們要一直不斷的鼓勵及教育我們?即使後學再不足、再駑鈍,也依然不離不棄、諄諄教誨、提攜。反觀我們自己,常常無法體會學習,在修辦道過程當中,所碰到的不如意、不圓滿,就起了一個眾生心,甚至開始產生凡愚之見,分判高低甚至落入對待當中。自己想的、說的總是最好,對於別人就用成見的眼光去看,然後一昧的抹殺、逼退,到最後造成了種種的不圓滿,甚至乾脆棄道、退道。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佔了一時優勢、贏了一時之快,但事實上,無形中輸掉的已是,輸掉了圓滿、輸掉了生機!而這一切就是因為還不能將那個「我執」給放下,因為執著而迷昧了自己看不到互相應該給予及該給予的生機。為何佛母及住世祖師能夠做到「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脫苦淵」的大悲胸襟,就是因為沒有那個無明的「我執」,才能夠真正的看到生機、利益群生、生生而不息。因此有一句話說:「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就是這樣的道理,越飽滿的稻穗,越是低頭,所以真正明白真理的人是謙虛而和氣的,以德服人而非以權,能夠真正去落實平等,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三、耕心、耕薪: 祖師大人曾經說過:「薪耕不易荷鋤當然不能免。」耕耘的目的,為的就是不使其荒蕪能夠生機蓬勃、盎然生長。而耕耘也要用對方法,因此修辦道的過程也是一樣,聖人住世、真理教育就是在告訴我們方法。在以真理運行的前提之下去做、去行,只要中心思想正確,就不用擔心有所偏差。在耕耘、培薪的過程中,一方面其實也是在耕耘、成全我們自己的內心。以道為準繩,依循正法真理的教育,用真理幫助我們「去蕪存菁」,在這個不斷耕耘的過程當中,要能夠去時常迴觀返照,看到自己的不足與需要修改的脾氣毛病,運用真理的教育之下,幫助自己與他人去找到那個「無始自然清淨」的本來源頭,返回自己的本來面目!脫去外層糟糠,就可以看見內在的白米! 修辦道的過程,就像耕耘稻作一樣,即使非常辛苦,但只要看到結實纍纍的稻穗,相信一切都會值得。但前提是必須要去付出時間與歲月,在此過程之中還要不斷的去照顧、耕耘,才能有所「結果」。在此同時,也能不斷的去精進、進步。原本能耕種的只有一分地,逐漸能夠擴大到五分地、十分地……;最後甚至不斷進步發明各種方法輔助,也許最初耕耘需要人力,後來能夠進步到獸力(牛車),甚至最後能夠發明出耕耘機、採收機等等……。而也期待當自己國家農業有成,還能出國作技術指導與交流,給予更多生機!百姓得以溫飽、世界不再有飢荒,國泰民安、五穀豐收,才是真正「穗歲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