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構的角度談如何佛化家庭(三重聖理班)

2015-05-15 14:20:18

白雪總道師講述2012/7/19
融瀅、蔡彩瓊、鍾穎文整理

今天後學很榮幸的來到這裡主持這一堂課,不是來講課的喔!

今天課程的主題是【從共構的廣角度談如何佛化家庭】,這一堂課是宣化院精心安排的,是要給大家一個發言的機會,所以今天要請大家踴躍發言。

大家在道場上都有所見、有所聞,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在修辦道的過程中,我們覺得道很好,所以也希望我們家庭的成員也都能夠一起佛化,那麼,要如何達到佛化家庭?現場是不是有人已經做到了?

從入道場到現在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至少在現場的我們這一群,包括坐在最後面的守惠總道師,在場各位已經看到的,或自己家裡已經是佛化的,請舉手!(安祥道長、劭仁道長、森泰道師、慎賓經理、白雪總道師)。

坤道前輩剛剛有好多位舉手,有沒有哪位前輩已經建立佛化家庭但也許你的前輩沒看到的也可以舉手,或者,你們的前輩不在場但你確實知道的也可以!(洪美貞堂主、品柔堂主、曉慧長老道長、正德副長老道長)還有嗎?

已經佛化家庭了但不一定在現場也不一定是聖職前輩的?(順應經理、恩林道長、常化總道師)所以北部都講北部的,中部的都沒有人講到,儷馨妳都沒有講妳爸爸的家庭喔~(光臨副道長、天音道師、新曙道師&富美道長)。以想得起來的為主,還有嗎?(曹堂主&思休經理夫婦、澳洲傳拓經理、玄淨長老家族一百多人,馬來西亞鳳萍經理、奕薩副長老道長、劭義副道長…等)。

為什麼後學會說以「想」的為主?因為,我們會想到就表示至少對他們家庭互動以及佛化的過程有些印象。現在,後學要請剛剛有被前賢們點到已經是佛化家庭的前輩們站起來,請坐到乾道這一邊,那剛剛沒有被點到的前輩們,請坐到坤道這一邊,因為今天要做案例教學,所以後學斗膽分兩邊,一邊是佛化家庭的,一邊是尚未佛化家庭的,我們來玩大風吹,吹剛剛被舉薦家庭已經佛化的,請到這一邊來,請把椅子面對面,在線上的海外前輩,若是要同步進行也是可以的,不要客氣。

看起來,現場坐在佛化家庭這一邊的感覺有點少,為什麼?可能是因為大家對佛化家庭的定義不一樣。

那麼,我們對於「佛化家庭」的定義是什麼?現在我們來請教兩邊的前輩,看看大家彼此之間的定義有沒有什麼不一樣?請問這位前賢,您認為怎樣才是佛化家庭?
前賢:要團結一心而且要認識道的寶貴、全家都要吃素。
講師:好!這個定義今天講師來這裡之前,並沒有被告知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所以大家都可以踴躍發表看法。守惠總道師您剛剛也推舉了很多位,包括馬來西亞的鳳萍堂主還有其他的前輩,剛剛這位前賢認為佛化家庭的定義是要全家都清口,那您認為呢?
守惠總道師:其實沒有偏離中心的那個道就是了。
講師:好像很抽象,可以講清楚一點嗎?是全家都要有求道嗎?
守惠總道師:要。
講師:所以立足點是要全家都有進入九蓮聖道,但是不一定要全部清口,是嗎?其實最終的目標是一定是要這樣,但在尚未明理之前,還需要借力使力。那麼,請問您認為最基本的佛化家庭它的定義是:只要大家都信仰九蓮聖道就可以稱作是佛化家庭了嗎?
守惠總道師:對。
講師:那這邊的前輩也是這樣想的請舉手。沒有!這一邊有一位前輩認為是這樣,一位認為是那樣,那我們再來問第三位好了。請問這位前賢,您自己認為呢?
前賢:後學認為是全家都在九蓮聖道。
講師:全家都在九蓮聖道就是佛化家庭?
前賢:是的,不管幾代。
講師:不管幾代這好有點難理解,您的意思是說…
前賢:阿公、父母親、兒女小孩都是九蓮聖道的一份子。
講師:以阿公來說,如果阿公有三個子女,這樣這一代就有三個了?
前賢:後學意思是一個家庭裡面住在一起的。
講師:最少要住在一起的嘛!不是阿公下去有五個兄弟姊妹,五個兄弟姊妹又各自有五個家庭全部都是?
前賢:不是。
講師:至少要有住在一起的,有同心的,不管是幾代,祖父母、阿公、孩子、孫子,那您在這方面有缺哪一代?
前賢:後學本身進入三盤已經2~3年了,其實後學在二盤時夫妻兩個都在道場,三個孩子也都在道場,現在因為孩子長大了,也分開了,他們有他們各自的道學,老婆也歸空了,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道場,小孩都有求道只是沒有時間參加班會,有歸宗的有求道的。
講師:所以您的家庭都有求道,有進入九蓮聖道的大家庭?
前賢:對。
講師:只是說他們的時間沒有辦法認真研究是嗎?
前賢:對。

講師:那這樣就要好好的想下一步了,好~感謝慈悲。
我們再來請教這位前賢,您認為您還沒有達到佛化家庭,但是大家卻都推舉您,那麼,您認為什麼樣子才是佛化家庭的定義?
慎賓經理:後學認為全家在同一門下共修這個家會比較和諧,至少不會每個人走的路不一樣,而且更重要的是三盤比較殊勝,感謝慈悲。
講師:我們再請龍護副道長慈悲,請問副道長您對佛化家庭的定義是什麼?
龍護副道長:佛化家庭就是一家大小可以同心,彼此之間同修之外還可以同行,同心、同修、同行上下一條心,家庭比較和諧比較沒有阻礙,後學想的就是這樣。
講師:感謝副道長慈悲。剛剛副道長講到一個很好的要件,他說同心、同修、同行,我們在場的大家好像都有這樣嘛! 同心、同修、同行雖然我們不是同一個姓氏,但是今天會來這裡,也都是因為相同的情形~同心、同修、同行。有的前輩會認為至少兄弟姊妹家庭都要有求道,這樣就是佛化家庭的基礎,那麼,請問一家大小全部都有求道的請舉手?好~感謝慈悲~還沒有的請舉手?感謝慈悲。各位前輩,我們今天太幸福了,有這麼多的前輩在現場可以讓我們請教他們是「如何做到全家都能夠求道」,而現在坐在這一邊的,就是我們的顧問。
剛剛說沒有全家求道的,是不是有什麼困難,導致他們不能來求道?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說不定前輩用大智慧提供二個意見,那我們隨便選用一個,就成功了。
前賢:後學有一位弟妹是大陸人,她的觀念比較難溝通,請前輩幫後學指點一下。
講師:您的媳婦是大陸人,嫁過來多久了?
前賢:八、九年,就是剩她還沒有信仰九蓮聖道。
講師:是因為語言不通嗎?
前賢:可能是因為大陸是無神論,所以要她去拜拜比較困難,但是他們在大陸也都有祠堂在拜祖先,但卻沒有拜過神明。

講師:那在場的各位前輩是否認識大陸來的道親,這道親從原本不是道親最後變成道親的,有這種經歷的前輩請舉手好嗎?也就是說,原本是無神論,到後來前輩是怎樣跟他說,讓他願意相信進而願意求道的,有這樣的案例可以分享給我們嗎?如果我們能先了解,那麼以後在中國這麼大的廣場上,我們就能事先有這方面的經驗,可以說,我們現在是在先磨刀啦!

品柔堂主分享:後學知道惠慈道長中壢家裡有個越南媳婦,嫁過來有8、9年了,有一次惠慈道長去成全他的乾媽,惠慈道長乾媽是二盤人,她知道惠慈道長在道中修持很好於是就答應了,也帶了越南媳婦一起來求道,越南媳婦求道了但因為工作關係沒有常常參班,不過空閒時還是會來參班。另一位是守促堂主他兒子的媳婦,也是中國人,要嫁過來的時候,守促堂主有跟她說,若要捧我們家的飯碗就一定要求道,他媳婦也求道了,這方法也是很好,只不過求道後,剛開始有來佛堂,後來就比較不常來了。後學娘家的爸爸當初在世時,就很擔心後學的哥哥全家沒有進入三盤,後學心想,再說說看,有說,至少有機會,因為剛好過年時間,後學就跟未求道的哥哥一家人說起父親的心願,後學就從大哥的小孩先開口,孩子都已經是大學生了,後學就說今天是過年,阿公唯一的心願就是要你們把手續辦好,小孩說他們都不懂,後學也說不懂沒關係,姑姑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就可以,最主要是要讓阿公開心,因為阿公有間這麼大的佛堂,自己的家人沒有進來,他也很擔心,今天是過年正好也是初四,你們不必包紅包給阿公,只要大家都來求道,阿公就會很開心,剛好那次初四後學就度了14眾,所以不管怎樣一定要講,不管怎麼困難,一定要說出來,有說,就有機會。

講師:就是要會抓時機點,縱使不知道道的寶貴,但為了讓老人家開心,這也是入門的方法,當然,後面還會有很多後續的發展。感謝慈悲。

今天的現場,對中國比較了解的就是我們的安祥道長,中國的同胞來到台灣,也是帶著他們無神論的思想,那我們要怎麼去切入比較恰當?是否可以請您提供一些意見給這位前賢,要成全她大陸的媳婦應該怎麼切入?

安祥道長:後學是沒有遇過大陸嫁過來的情況,但有背景相似的,後學樓下有個外籍新娘,可以建議的是說,外籍新娘來到台灣很需要朋友,所以後學覺得要度他們應該很容易啊!像我們到中國大陸去,一定會想結交當地朋友,為什麼呢?當我們生活有所需,不曉得要問誰的時候,這時能有個朋友在身邊告訴你怎麼做,你一定會很高興,所以我們到當地,一定會想結交當地的朋友。同樣的,他們來台灣,不管是食衣住行病痛,一定也希望有人可以告訴他,而告訴他的這些人,除了周遭的親朋好友以外,就是鄰居了,如果身份又是親戚,那就是一個更好的機會。所以,你要事先做他的朋友,後學就告訴玉衡經理,有空就去找她,佛堂拜拜的水果也拿些請她吃,跟她聊聊天,結果這樣,不到半年,她就說她這個星期要來求道,所以後學覺得要讓對方覺得我們是可以信任的朋友,當他有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不要只是一種親戚關係,而是要讓對方覺得你很願意幫助他,當取得信任後,要帶他去拜拜就比較容易了。

至於我們說中國是無神論者,後學在中國遇到很多人,其實他們是有些信仰的,並不是完全沒有,只是他們沒有被教育這些東西。後學最近跟大陸的同事在MSN,在大陸稱作QQ,後學發現,有些觀念我們是可以告訴他們的。有一位同事說他有一位朋友在住院,後學就跟他說,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幫助他,比如:吃素或者還願,他也說好,如果可以幫助到他的朋友,那他要吃素,結果他就吃素了。有很多的方式引領他們,無神論並不是完全不相信,而是在他們環境中沒有這個東西,但沒有這個東西,並不代表他們不相信或是不願意接觸,而是因為沒有管道,所以即使是無神論,還是可以跟他們談神佛、談菩薩,他們還是會有興趣想要聽,反而覺得這是以前所沒有聽過的,想想,當別人講我們從來沒有聽過的東西,我們也是會想要聽聽看,所以不要以為他們無神論就是在排斥,不是排斥,而是沒有管道了解,所以還是可以著手慢慢的去跟他們說,感謝慈悲!

講師:感謝慈悲!那這樣您有得到解答嗎?(點頭)相信大家已經從這裡,得到一些方法以及觀念,可以用來成全自己的親戚與朋友。外籍人士我們也是有碰到很多,後學的單位也有中國的道親,現在是在台灣,後學印象很深刻,有一位中國媽媽她的中國兒子來台灣探親,媽媽趕快藉機會要她的中國兒子來求道,講來講去,兒子就是不求道,但媽媽堅持要兒子求道,於是這位媽媽就拿著一串佛珠對兒子說,你看!媽媽的身體不好,很需要佛光來保佑我,但是佛珠需要開光,要開光就要有人求道,你不求道,這佛珠怎麼開光?媽媽不得已用這樣的方法說服他兒子,結果他兒子願意求道了,可是他很害怕,所以求道唸愿文的時候,變成了另外一種聲音,後來他也有說出來,他說他偷偷跟他媽媽說,妳不要被騙了!我剛剛念發愿的時候變另一種聲音就是因為怕會被錄音,萬一被抓走怎麼辦!他有說出來,我們就可以有這另外一個機會成全他,也就是告訴他求道時誓愿以及愿文的意思,慢慢接觸久了,他體會到我們都是好人,不會害他媽媽,他才放下這個心,這就是在文化上有著很大的差異的關係,所以這部分可以像剛剛道長所講的,我們可以講一些他們可能以前從未聽過的,比方說:吃素可以讓我們運途比較好或者是敬拜神佛對我們有甚麼好處,這都可以講給他們聽,天下的人都希望有好處的嘛,對不對!

黃美珍前賢,請問您如何在佛化家庭的過程中,一一的去克服問題?您的過程或許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好方法。
黃美珍前賢:後學的先生以前沒吃素,孩子小時也沒有。
講師:先請教您何時入道?是您先入道?還是全家一起入道的?
黃美珍前賢:後學小時候就已經求道了,後學的先生以前是二盤的,只是當時並沒有接近道場,後來跟後學成立了家庭才進入三盤,那時候,他也還沒有吃素,過程中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對我們這方面比較無法認同,比較功利主義,所以那時候也是靠前輩的力量來成全才能達到佛化家庭。
講師:請問前輩是如何成全的?
黃美珍前賢:人家說見面三分情,前輩常常到家裡來坐坐、聊聊天,有事情的時候大家就互相幫忙。
講師:所以是因為前輩共構的力量,常常到家裡跟妳的先生坐坐嗎?還是…
黃美珍前賢:都有啦!也有後學本身把道的真理帶進家庭,把家裡打理好,讓他感覺到我們接觸道場後的改變以及不一樣。
講師:那您是做了哪些事情讓他覺得您是在道場學的?
黃美珍前賢:他會做比較。像後學說話方面或行為方面哪裡有不對,後學就會去做修正,於是他感覺到我們跟外面一般的人不一樣,這代表我們真的有把真理帶入家庭。
後學的小孩是從小就吃素,小孩的力量也會帶動爸爸,因為爸爸都是疼小孩的,所以要帶動爸爸比較容易,後學家因為吃素所以都不煮葷食,後學小孩在家裡是吃素,在幼稚園是吃葷,但在他的觀念裡,動物是有生命的,不能吃。
講師:那是您教他的嗎?還是學校?
黃美珍前賢:當然是我們教他的。
講師:他不會說,媽媽那很好吃為什麼不能吃嗎?
黃美珍前賢:他說那太慘忍了!有一次後學的先生帶便當回家,小朋友很開心就把便當打開,結果嚇了好大一跳,一直尖叫,說爸爸你好可怕,那個魚眼睛瞪這麼大你敢吃牠嗎?從此以後後學的先生也就不買葷食回家了,所以爸爸也會修正自己的行為,謝謝!
講師:感謝慈悲!所以家裡的小孩沒有吃素,但是有在他們小的時候講說魚的眼睛瞪這麼大,好像枉死一樣,好像死不瞑目,有這樣跟他們講過嗎?我們都不太好意思這樣跟小孩子說,可是小孩子都講得出來而且度化他的父親,這也是我們學到的喔!
剛剛黃前賢有講到,她在佛化家庭的過程中,有把真理帶進家庭,她的先生也感覺到了,可是,有沒有我們的行為都做修正了,但另一伴卻連看都不看一下的情況,有嗎?
這位前輩剛剛才來,請問我們今天的題目是什麼您知道嗎?可以說台語沒關係!請問您的家人是否都求道了?
前賢:有,全部都有求道了,但是比較少接觸道場。
講師:全部都有求道,但比較少接觸道場,那您有沒有想要設定哪一個目標?
前賢:現在小孩子都在上班,都是服務業,時間上比較不好拿捏。
講師:所以這個問題跟剛剛那一位前賢是一樣的,跟葉堂主也是一樣的,龍護副道長說要同心,那他們都有認同道場嗎?
前賢:有
講師:都有認同,那你們也都佛化家庭啦!
前賢:但是還不夠。
講師:那您認為應該如何?
前輩:能讓他們走出來還是比較好的途徑。
講師:這個,坐在前面的這些前輩也都曾經很忙過的,大家都有工作過,有當過老闆的、有當過人家員工的,比方說像漱因、像濟澈,您們都是當員工,也沒有什麼時間,為什麼您們會願意出來?我們可以來問看看要如何突破。家庭、經濟、事業、成就,這都很重要嘛!身邊的同事也都是這樣的情形,可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突破來到道場學習?我們又要怎樣去跟他溝通?

漱因堂主:各位前輩聖安、道安!因為後學情況比較特殊,從小就求道,也是二盤轉三盤,那時候在二盤,年紀還很小,就是個小朋友去佛堂玩一玩這樣子而已,根本不曉得道的寶貴,真正瞭解到道的寶貴,是後學到三盤的時候才開始慢慢了解的,可是也不是一進三盤一下子就瞭解道,是因為父母親鼓勵後學,那時,才剛大學畢業,在還沒開始找工作的空檔時間,父母就成全後學說,妳就清口參加莊嚴大身吧!那時候後學很疑惑,想說,他們怎麼參加莊嚴大身大法會回來後,就變摩訶薩了,就開悟什麼的,就很多疑問在後學的腦海裡,於是後學就想說,那就清口吧!以前在家就想說隨緣嘛!在家吃素,在外面就隨便,可是吃素吃到也習慣了,也沒有說一定非要吃肉不可,所以吃素對後學來講還很OK,所以很快就答應了,清口去參班。可是真正後學比較想進入道場參與活動的起始點,其實是後學第一次去海外馬來西亞參加志輔隊的教育訓練,看到那些用心帶我們的志輔隊員,像穎文大哥等,就看到這些年輕人怎麼這麼厲害!就這樣他們變成後學的偶像,後學也想要成為像他們一樣,帶動小朋友,那之後才更加接近道場,更參與道中活動,之後,又開始上班了。吃素說實在的,跟吃葷的聚餐是會比較麻煩一點,畢竟之前是在澳洲上班,跟外國人聚餐難免會有肉,所以剛開始吃素的時候,後學說,你們聚餐我不參加,時間久了外國人說,妳怎麼都不參加?我說我吃素,他們說,那很簡單下次找餐廳的時後會留意找有提供素食的餐廳。所以後學覺得我們的意志要很堅定,不要被同事或朋友說吃素不好,就讓自己的心動搖,這樣是不好的。後學自己帶便當去公司的時候,同事也會開玩笑,拿一塊牛排在你面前晃來晃去,說很好吃,可是後學也很堅定,久而久之他們也覺得滿好玩的,你吃素也沒有很難相處,這是後學的分享,感謝慈悲。

講師:那這個後學想要再請教一下。就是說,我們這兩位前賢的問題是:雖然孩子都有求道了,可是會因為工作很忙的關係沒有辦法來道場學習。我們這裡包括漱因你們都是年輕人,年輕就是要拼事業,這樣講是合理的嘛!但是,要怎麼讓他願意跨出一步,慢慢跟道場接觸進而產生契機?要怎麼跟這些年輕人成全、溝通?有沒有前輩有這方面的經驗可以提供給我們?

品柔堂主:各位前輩大家聖安!道安!後學有一次聽如真堂主跟後學這樣講,因為她也吃素兩年了,這兩年她也改變很多,因為在國外,同事雖然是同事,但還是會有人因為種族的關係歧視你,那如真在政府機關上班也十幾年了,在工作上向來都是默默的做,很少跟人家閒聊,如真是做電腦設計圖的,升到九等級的薪水位階,轉到這個部門,裡面有幾位同事好像就是故意會找她的麻煩,會說這個東西是妳要做的,就丟給她,如真也接受了,也做了,但是同事還是會說這樣不行,繼續不斷的找她麻煩,不過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有些比較明理的同事看不下去就跟如真說妳怎麼都不反抗?如真就想說我們怎麼去跟人家爭?而一位常找如真麻煩的上司,其實職位比如真高一點,以前也是如真的同事,只不過年資比如真早幾年,就因此認定如真是新人於是排斥她,但是如真就是只有接受而已。當有一次老闆開會討論程式問題的時候,問來問去就只有如真能說明那是怎麼做的,老闆也就因此認同了如真的東西,而不認同那位常找如真麻煩的上司。

講師:所以如真也佛化了!我們進個廣告好了~如真現在幾歲了阿?還未婚吧?

品柔堂主:是佛化家庭了啦!但還未婚是真的。後來她有一位同事是印度人,也是個女生,年紀跟她相同也還沒結婚,就問如真:「我看妳修持很好,為什麼不跟他衝突,就這樣默默接下來做?」如真就講道理給她聽:「我們不懂就要買書來看,我們要自己想辦法才對。」後來那個印度小姐就很欽佩如真的耐心及度量,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宗教又能吃素又能這樣,這位印度小姐原本是在雪梨工作,是臨時被調來柏斯的,當她後來要回去的時候,她親口跟如真說,我也要去妳家,去瞭解妳的佛堂。

講師:所以您的意思是說,碰到困難的時候更要展現我們在道場所學到的道理,這樣就會得到周遭人們的認同。
品柔堂主:對!那位印度小姐很好奇,如真就帶她到家裡來參觀佛堂,還跟她講了一些道理,她就說:我們的印度教沒有你們的這麼高深啦!你們真不簡單!如真就跟她講雪梨也有道場,文琳道長也在那邊。
講師:那她求道了嗎?
品柔堂主:還沒有,但就是給她一個信心啦!
講師:感謝慈悲!所以這個就是說,從共構的廣角來看,如果我們把家庭擴大,那麼身邊的人自然也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了,我們佛化家庭,其實不管是在家庭或者在社會上都要讓人家敬佩,這樣我們講話才會有份量。
但是話再說回來,我們全家都已經求道了,可是孩子就是因為家庭、事業的關係,我們如果邀他,他就會說很忙,可能真的是很忙,但我們要如何讓他的心不是只停留在「我就已經求過道了」這樣而已,而是讓他的心也能夠體會到道真的是很寶貴,如果有時間我也願意來參加?我們如何讓他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這邊有沒有前輩能夠分享經驗讓我們學習?
美珍堂主:這個就要引用一下我們總道師的經驗。我們總道師很勤奮,常常親訪,人家說,見面三分情,有時候雖然是朋友的朋友,但是見面一次、兩次…,慢慢就可以了解他的家庭成員,當然,我們度人還是要有一些技巧啦!這些技巧,我們總道師很厲害的。
講師:所以您的意思是說,如果家人因為時間上的關係無法配合道場的活動,那我們可以邀請道場的前輩前往家中親訪?
美珍堂主:對!像是後學的小孩假日休假,那當天就可以邀請一些前輩同修來家裡跟孩子認識一下,也不一定要說道場的事情,有時候跟他講一些他本身有興趣的東西,他也會很喜歡啊!
講師:不一定講道場的事情。好~很好的經驗!這位前賢慈悲,您剛剛聽的這些對您來說適用嗎?
前賢:因為後學的小孩大部分都是中午上班到凌晨,小的是四點鐘出門到三、四點才回來,回來都很累了。
講師:國外的道親如果聽到,一定會覺得台灣人實在太拼了!是凌晨四點到下午四、五點喔!一個是中午上班到半夜才回來,都跟家人的時間不一樣,像這樣有沒有辦法?有沒有前輩有這方面的經驗?沒有~但是,要怎麼辦呢?
前輩:應該要慢慢調適。
講師:誰要調適?
前輩:小孩。
講師:漱因堂主有妙計喔!
漱因堂主:不是妙計啦!只是一個分享而已,畢竟前賢的小孩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是願意而且主動想要參與,而前賢的孩子則是因為被時間所綁,還沒有瞭解道的寶貴,所以沒能願意付出,身為爸爸的當然是比較難過這一點。後學想,畢竟他們是因為時間關係而沒能參與道中活動,但還是有辦法,或許可以用行功了愿的這種方式,比如上次愿印九蓮聖經一個人最多可以行功十本,那就可以透過這樣的機會讓他們來了愿,這也是一種方式。因為說實在的像後學公公這邊的家屬幾乎都已經求過道,只是真的會來參與道中活動的就是只有香齋總理道長與傳聖總道師而已,他們是經常付出在道中,雖然他們的家族都已經求過道,但是並沒有像我們這樣常在佛堂參與,可是總道師都會藉行功的機會,請他的爸爸、哥哥、嫂嫂等等來了愿,就是盡量為他們把握機會,這是後學的分享,感謝慈悲。
講師:感謝慈悲!很好耶!那在孩子這方面,我們有孩子還沒有入道的嗎?或許他是有時間,只是不願意來接觸道場的有沒有?因為這兩位前輩家中的情形是不一樣的,如果時間可以應該都會出來學習,請問您有沒有碰過這樣的情況?
前賢:沒有,我求道還沒有多久。
講師:感覺您的資歷很深吶!那您兩位是夫妻,有沒有想說讓孩子一起來加入我們的九蓮聖道?
前賢:努力當中。
講師:那目前有感受到什麼困難嗎?比如想要下手卻不知道如何下手?
前賢:就是要找時間跟他溝通,讓他慢慢了解這條路,那我們才有信心啦!
講師:所以父母親跟孩子沒有住在一起唬?
前賢:沒有。
講師:是因為沒有住在一起所以沒有時間溝通?
前賢:對!他是有下來吃飯,吃飯完就說要上去了,這樣都沒有時間啊!
講師:吃飯的過程可以講啊!
前賢:有的人吃飯時候不太愛講話。
講師:先生這邊可以起個頭嘛!會不會是從小家教很嚴格啊?像後學小時候家教很嚴格的,吃飯不可以講話,所以長大以後都習慣了,一家人吃飯都會安靜的不說話。
前賢:現在我就想了辦法,我會找話題跟他講。
講師:這樣子很好啊!那應該慢慢有機會喔!說不定老爸一句「我覺得求道不錯」,搞不好就成了,有可能這句話很好用喔!
前賢:但是後學求道也是在91年,那時候也都沒有時間出來。
講師:現在是有時間可以出來了,好~感謝慈悲。
請教一下這位前輩,您在佛化家庭方面有什麼困難嗎?
前賢:後學的小兒子有求道了,女兒他們家族也都全部已經求道,就剩下一個大兒子還沒。
講師:那可以講給大家分享看看嗎?
前賢:他都不講話,很難溝通啊!我們全家都有求道,就剩他一個,他的個性就是不講話。
講師:那這樣藉由兄弟姐妹來度哥哥會不會很困難?
前賢:他都不理他們啊!道長他們也知道,很難叫啦!
講師:很難叫,那您曾經怎麼做嗎?可否跟我們大家分享一下您做過哪些但是他還是不接受?
前賢:道長請他出來,他就是在房間打電動不出來;一下班回到家裡就是待在房間不出來了!
講師:所以他的問題是他下班之後就把自己關起來,這可能就不是溝通問題這麼簡單了,可是這個也要重視,因為這個是現在社會的一個共通性問題。他不跟別人溝通,那能夠知道他關在房間做什麼嗎?
前賢:打電動。
講師:只有打電動嗎?有上網嗎?有跟人家聊天嗎?可以多瞭解一下,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藉由網路在溝通的。
前賢:沒有!他都在玩線上遊戲。
講師:這個就比較…,所以他都沒有跟家人有任何互動就對了?年紀很大了嗎?
前賢:四十多了。
講師:四十多歲了,所以也還沒有結婚?
前賢:還沒有。
講師:好,感謝慈悲。道長慈悲,請教一下,如果有同修是這種情況,那有什麼切入點可以對他的孩子講解「要與人互動」的這件事嗎?基本上,有沒有求道不管,看到人要打招呼…哇~穎文堂主居然自己舉手,太好了,真是勇士~
穎文堂主:是因為道長解釋得會比較精闢,後學的比較粗淺,所以講在先,再請道長慈悲來做個總結。像後學的外甥也是一樣,一直打電腦,後來我們想了一個辦法~把電腦搬到客廳,所以他就會在客廳玩,客廳人很多,所以他有時候就會講個一句,漸漸的,就能夠溝通了,在房間可不行,在房間就一定會變成宅男。客廳電視都可以放了,電腦有什麼不可以放的,如果電腦要搬出來有爭議的話,那你可以買更好的電腦放在客廳引誘他,那他就會來客廳,那他口渴還是怎樣的時候,見面一定稍微有話講,才不會一個人鎖在裡面,這是後學的經驗,再請道長慈悲,感謝慈悲。
講師:這個也是很高招喔~
安祥道長:現在一些比較年輕的,很流行說是宅男宅女,不喜歡跟外界接觸,有時候是因為找不到朋友,也懶得找朋友,重點還是因為比較懶,不願意跟人家交朋友。後學不曉得說這位同修的孩子在職場上還OK嗎?四十幾歲也應該要有一些跟他年齡相當的朋友,看道場上有沒有跟他年齡比較接近的同修,因為二十喜二十,三十喜三十,同年齡層的人去跟他聊些事,應該會比較聽得進去。比如說,你今天找一個四十幾歲的同修,這位同修已結婚也有小孩,請他去跟他聊一聊,或許會激發他去想:同樣的年紀,為什麼人家已經有老婆有小孩了,而且工作好像也很不錯,為什麼我還是這個樣子?!可能就會引他去思考一些事。拿後學來說好了,有一次後學曾在公司裡面遇到一個當兵的、年齡層也是相近的,因為後學是面試的主考官,後學資料一看,ㄟ~怎麼跟後學當兵時的學長名字一模一樣?一看!果然是他!後學已經當主管了,他還是一般作業員,為什麼?就跟他聊這十幾年來他到底在做些什麼,他想了想,這十幾年好像都在混,在工作上沒有很積極,所以雖然已經四十幾歲但工作上還是一事無成,這個時候,後學就跟他講這十幾年來後學都在做什麼,後學都是努力的在學習,所以今天能夠當到主管,講完以後他就開始思考他的人生是不是應該要去努力一下,因為人家會用一個二十幾歲的人當工程師、當作業員,三十幾歲的或許人家還會考慮,但四十幾歲再換工作,人家可能不會要了,你要跟他講這個社會的現況讓他能夠了解,你現在很安穩的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一天萬一公司出狀況,或許是金融危機,那這時候你要去哪邊找工作?你要讓他了解競爭力是相當可怕的,讓他重視這個工作好好的努力。現在就是說,他好像有點逃離現實,因為網路世界就是這樣子,其實是逃避啦!所以他為什麼會沉迷在那邊,就是因為逃避,第一個,他在現實上可能交不到女朋友,工作上也不是很順利,或許也是因此而交不到女朋友,所以在社會上,他可能很難獲得成就感,可是在網路世界中卻很容易獲得滿足,很容易獲得成就感,但是這是虛擬的,所以要要找一個人,他在社會上至少還不錯,去跟他去聊一聊這個問題,讓他知道現在的社會是怎樣,讓他了解到要回歸現實,要從網路裡走回現實的人生,不能再繼續沉迷下去,總要有一個人去點醒他啦!因為妳是他媽媽,妳每天講、每天講,其實他會認為妳只不過是在撈叨,反而會聽不進去,但是平輩之間的話,反而比較容易接受,你會發現一個現象,同樣一句話,爸爸媽媽去講,他聽不下去,平輩去講,他反而聽得進去,試著看看,找平輩的。
講師:感謝道長,後學想請教一下這位前輩,比方說我們其實也看過這樣的孩子,這位前輩是除了這個大兒子以外其餘的都已經求道了,也都正常的過日子,那後學請教一下:沉迷在網路世界的孩子容易對週遭的人漠不關心,那其餘的孩子有愛心嗎?當媽媽的如果教其他兩位孩子說:「你哥哥這樣,我們得要想個辦法」,他們會不會願意幫忙?有講過嗎?妳講他們,他們會說妳撈叨嗎?後學想請教一下:他打電動玩具,整天打的時候,他有把門鎖起來嗎?後學是想,他如果吃飽飯回來就進去打電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他可能會忘記吃東西,如果妳有煮比較好吃的東西,妳拿進去給他吃,他還會叫妳出去嗎?就好比一些粉圓、仙草、珍珠奶茶…等,妳拿進去的時候也不要說「不要再打電動」,就只是單純的關心他,曾經這樣做過嗎?那他怎麼回應?有跟他講話嗎?或許妳可以試試看,兄弟姐妹也好、父母親也好,後學的意思是我們有看過一些行為偏差的青少年,他一剛開始也是像這位前賢的孩子一樣不愛講話,可是不要唸他、你關心他,有好吃的東西你拿進去給他吃,兄弟姐妹帶好吃的東西回來給你,你也順便帶進去給他,這樣會不會有互動的機會?至少他不會那麼冷漠吧!可以先試看看嗎?
前輩:他就要靜靜的,不要人家吵啊!進他房間就叫我出來了!
講師:對阿!但就東西留給他啊?就一次而已,大家就嚇到了嗎?
前輩:不只一次。
講師:這樣的話,還是要繼續努力喔!
後學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在後學年紀滿小的時候所看過的一則故事。就是說,這個媳婦嫁到這個家,公公很愛喝酒,天天都喝得很晚才回家,因為她是晚輩,所以不可能去管她的公公,就像這位前賢的孩子是晚輩但是認為自己最大,不想讓人家管,而這位媳婦是怎麼做的呢?這個做媳婦的,天天都等那個喝醉的公公回來,然後給公公奉上一碗熱湯,公公喝不喝,她都不管,她就這樣做,做到有一天她公公喝到凌晨四點多才回來,進門沒有看到他媳婦,卻看到換他的老婆在客廳等他,他就說「啊怎麼會是妳?」,他老婆就說了:「本來也是妳媳婦在等,你不曉得她嫁來我們家等了你幾年了啊!你這樣做公公的還有道理嗎!」這個話沒有人講過嘛!因為那個公公很威嚴,不能讓人家講,結果呢?老婆這一句話讓他醒了,對啊!人家做得這麼好,我卻做這樣,傳出去,我們這個做公公的會讓媳婦看不起,會讓孩子瞧不起,所以他就慢慢的改、慢慢的改過來了。
後學的意思是說,其實像這種冷冰冰的情況,因為我們是修道人,我們是辦道人,就像剛剛品柔堂主所講的甚至對方故意要跟我們唱反調,但是我們都要能夠容忍他並且對他好,人家說「打鐵要看火侯」,要打鐵,得要看燒得夠紅了這時候敲下去才會順著你想要的形狀出來,所以說打鐵要看火侯。後學感覺到我們這位前賢心裡其實已經很酸,我們的道長都有來、也都有講,但孩子還是叫我們不要管,這表示什麼?表示這些方法對孩子來講都沒有用,那怎麼辦?那就換個方法啊!就好像穎文堂主講的把電腦搬到客廳;不然,換一個環境啊~搬家!有沒有可能?
如果我們都想說「不可能!」,那就不可能朝這個方向去走,那當然就是永遠不可能,所以我們的內心要先有改變的可能~~「可以試看看喔!」,重點是我們有沒有重視這件事情?還是說孩子有沒有要來修道已經成為另外一回事,因為是他要讓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如果是這樣想,那他不改變,我們也不改變,那這個孩子以後就可能成為像安祥道長所講的那樣,以後當職場上產生了變化,他就可能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父母親可以試的辦法,就是找兄弟姐妹溝通搬家這一回事,不用跟他商量,重點是--我們要敢!如果敢,那就有機會!所以這位前賢可以參考一下大家給的意見啦!後學認為穎文堂主所提供的辦法真的很好,把電腦搬到客廳來,每天寫張卡片給他,就放在他的電腦前面:兒子你有沒有吃飽?兒子你今天要早點睡啊!讓他每天都能看到,要獲得孩子的心,這也是一個辦法,要獲得父母的心,也是可以這樣。
這就是共構的廣角度。後學認為要講「共構」就要有一個支撐點,不管佛化家庭是我們自己的小家也好,還是這個社會的大家也好,都得要有一個支撐點才可以產生共構,如果我們自己家庭共構的支撐點找不到,那當然就沒有辦法擴及到外面;那麼,這個共構的支撐點到底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天性。父母親對孩子的天性是什麼?教孩子。那孩子對這個家的支撐點是什麼?孝順父母。所以,當這樣的支撐點能像剛才美珍堂主所講的,我們能夠把它展現出來的時候,對方自然會感受到啊!如果,你永遠都沒有跟爸爸媽媽說過一句「我愛你」,彼此間總永遠都是父母去上班孩子在家裡,孩子睡了父母才回來,沒有交集點,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要突破的地方!你有沒有關心他哪裡做錯了?你有沒有提醒過他?如果用說的他會要你們不要管,那可以寫小紙條啊!如果能夠得到他的心,慢慢的他就會願意出來,這個部分講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好困難喔!但我們的大慈母慈悲開示過一句話,這句話可以用到很大,也可以用得很小,後學把它落板書一下:「天下事想要得到肯定與成就,就要意識到--付出是必要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去為我們想佛化的對象付出。
因為這個家庭是共構的嘛!有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孩子、孫子,甚至是由兩個家庭共同結合成的,所以可能還有公公、婆婆、妯娌…等,每一個都是共構的成員之一,所以光靠自己一個人當然很辛努,就像剛剛那位前賢所講的,只是自己一個人在努力,力量真的很單薄,那麼,是不是也可以溝通其他的家庭成員一起來鼓勵哥哥呢?
因此,這個共構必須要有一個軸心點以及支持點,也就是--誰願意先付出?誰願意先計劃?這是必要的!所以~我們願意先改變嗎?為什麼這麼問?因為,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其實都有著他存在已久的習性,每一個家庭也都有著固定難移的運作模式,比方說,如果會互動的,就會互動;如果不會互動的,也就是這樣了。所以,如果想要有所改變,如果像要進入佛化,那就必須有人自己先佛化;已經知道的人,要有很大的愛心及思想,使對方能夠明白進而接受;而在接受真理之前,必須要先能接受家人,他才會願意聽。
那麼,對於輩份比我們高的長輩,我們又要如何進行引渡呢?
張儷馨堂主:因為後學家裡全家都求道,唯獨爺爺至今尚未求道,全家人也都用盡各種方法,但爺爺就是不相信,即便父親一直對爺爺講道理,還是無法讓他老人家相信。
講師:全家都努力過了,那妳呢?
張儷馨堂主:全家大大小小都試過各種方式,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不願意。
講師:請教安祥道長這方面的經驗?
安祥道長:其實家父早就求道了,只不過清口的部份,後學真的是做了很大的努力才使父親願意點頭。後學設定自己的佛化家庭是要全部成員都必須清口為目標。如果是要成全求道的話,那身為子女的,先不求能不能達到求道的最終目標,而是要先求平常要與他多聊,因為長輩其實時間很多而且多半無聊,如果能夠在平常就與他建立起親近融洽的情感,那引渡成功的機會自然就很大,所以當子女的如果平常願意花點時間在長輩身上,就一定能體會到後學所說的這一點。
講師:後學想,這個任務或許可以交給穎文,以比較不熟而印象還不錯的人來適時的切入,成效應該會不錯喔!首先,可以用輕鬆的聊天方式來去除阿公的防衛心,而儷馨也可以跟阿公撒嬌一下,效果應該會不錯。其實,我們以下對上時,可以無所不聊,或者提及往事,或者適時讚美…等方式都可以見機行事,另外可以加上分享一些仙佛慈悲的語錄,來產生共同的話題。
那麼,現在後學就總結大家今天所作的分享:
大家對於自己的家人,一定都要有所「超連結」,這樣才比較容易跨進一步。
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對於引渡困難的對象,我們一定要先創造關係、付出關愛,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尤其當家人不如意時、有需要時,就是我們收割時期到來的時候。

如果是孩子本身比較忙的,那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詢問看他們何時休假,再真的沒時間,就換成我們去配合他。像九明鼎聖長老院也是這樣,大家都很忙,來佛堂的時間少之又少,像這種情況,我們就是配合成全對象的時間來開小型班會或茶會,講一些法語錄等等的道理,自然而然,話題有了,凝聚力就會有,這就是道場的共構力量。

教人就像是在打鐵,時機很重要,用心也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就是要能夠以身作則。說到這裡,後學順道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您的兒子是一位校長,但偏偏常遲到早退,那我們身為家長的敢不敢糾正他?
在場某前賢:不敢。問是可以問,但孩子的事情我們也不敢管那麼多。
講師:在場前賢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龍護副道長:多多關心孩子是必要的,如果孩子在行為上有所錯誤或是有不良的示範,尤其是身為一校之長還不能以身作則,那為人家長的我們還是有義務及責任去講、去教,不論社會地位如何,父子就是父子。
講師:在場大家認為如何呢?大家都讚成就講出來嘛!那還有沒有比較有效而且容易被接受的方法?
穎文堂主: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去講,比如可以開玩笑的說雖然你是一位校長,但也是我這個家長教出來的…。在好的氣氛之下說出來就好,雖然不一定能馬上見效,但至少身為長輩的看法及想法都已經傳達到。
講師:也可以玩笑的說:你當校長都可以這樣的話,那你們學校的老師也都可以這樣哦~只要我們有說、我們有教,晚輩就會佩服我們,父子關係是一輩子的,這是責任,如果我們修道人講話讓人感到很有道理,那便可以使人服氣,時機到了,要叫他們來求道自然就會比較容易。其實,孩子的社會地位比家裡的長輩還高的家庭很普遍,而身為家長的縱使不管,卻也不能不教,不然如何使他們服氣?更要如何談佛化家庭?
大慈母慈悲開示:「天下事想要得到肯定與成就,就要意識到,付出是必要的。」今天修辦道,我們要讓佛化的對象明白求道的好處是什麼、道是什麼、我們可以連結的又是什麼;公婆、夫妻,子女…等,都是一條「道」所產生出來的,即便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對內、對外,只要我們投入時間、用心耕耘,是不可能會白費的;
對於自己的觀念要改變,只要我們願意改變,身邊的人就會跟著改變,所連結的共構就會因此產生變化,彼此之間的力量就會跑出來;
共構就是互助,從道場到家庭,上下一貫即是大同;利用最後這二分鐘,我們大家一起來聽唱這首「禮運大同篇」的歌,那~今天沒有發言的人,要唱大聲一點。(眾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