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盡的九蓮經

2015-05-14 14:20:47

-劭仁-

大慈父您的智慧,開啟弟子的寬廣思維;大慈父您的慈悲,給予弟子無限的生機;大慈父您的教育,指引弟子的修辦方向;您是弟子的最佳道範,弟子何其有幸能為聖人之子,何其有幸能受聖人之教也!

荀子有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蓋荀子藉喻,以勸學也,然大慈父之聖德聖慧,弟子難以喻之、難以形容之

大慈父一生教育弟子甚為平常,行住坐臥當中誨之有道,不以素隱行怪、高深道理為之;不管是普光山漫步觀音道抑或文揚心齋,還是遊古坑劍湖山茶坊品茗;無論是喝茶吃飯,還是駐足觀望鴿飛燕翔,大慈父總能在日常生活中之一草、一木、一事裡,開示道理、提升我們的心靈,聖人藉物言道,無非是要我們照見本來面目。

記得在龍蛇分班之際,那時大慈父的佛體相當危脆,也是道盤亟需付出財力、物力、人力之時,但大慈父為讓弟子們了解民主辦道之重要,不自惜身命,為換得修子之靈根昇華,一無所有亦在所不惜。那晚,在阿里山,眾弟子為娛樂師心,有人吹奏口琴,大家吟唱歌曲,門外下著細雨,葉露凝重微微的涼意,大慈父安坐於輪椅之上,其神情泰然中看似若有所思,也若許是夜深人靜令人特有所感吧,瞬間,弟子忽然有股莫名的感動與情緒,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是不捨大慈父如此這般啊!回想起大慈父為眾生之靈根,扭轉此一未濟大考之艱難任務,弟子不禁由衷的欽佩不已,此非聖人聖德不行也!

大慈父您說:『為師一生能給大家的,唯有道理而已。』所以就在佛體如此不堪,居所如此不便的情況下,開始了一連串的講師訓練來提升弟子們的智慧,所幸不負您所望,眾弟子或席地而坐,或坐於小板凳上,大家都能精神奕奕、認真學習。後來在六和永德民主佛堂訓講時,大慈父您為了能聽弟子講道,時常錯過自身用餐與用藥的時間,猶記得一次,當您聽到一位弟子在台上講課時發出的咳嗽聲,即時提醒服務人員關掉其在頭上轉動的電風扇,果然,電扇關閉後,再也沒有聽該弟子咳嗽了,回想到自己病痛時,幾乎都是自顧不暇,甚至脾氣當道,如何能像大慈父這般還能關心、照顧他人,這就是大慈父您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脫苦淵的慈悲精神。

看著聖人的身影,總是不自覺起了敬畏心,內心嚴肅了起來。顏夫子形容:「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是聖人的境界啊!大慈父開示我們:「何謂聖人之道?是人與人之間,與萬物、眾生之間圓滿的關係。」這最深的道理,就在最淺而易見的地方。我們常常因為要完成交辦的工作,忽略了用意與做法如何方能圓滿,無此圓滿關係,修道則失去意義、辦道則失去人力,遊走在自我的觀念中,自找苦受、自作自受,終究也走不出一番大事業來。大慈父常講:「咱修道只有教育權,沒有生殺權。」也如同大慈母開示的:「但願眾生…」回想幾番失誤的作為,幸虧有大慈父、大慈母的真理引導,才得以止漏導正,弟子感恩您們。

大慈父您「實盡」二字真言,是九蓮聖道大家庭最珍貴的傳家寶之一,弟子受用無窮。修行最怕自恃才高、目中無人,修辦中沒有比這實心實行、盡我無我更真實貼切了。您說過:「試了才知道!」給了弟子最大的省思與進步的空間,是弟子一生所必須學習保持謙卑與精進的態度。如大慈母所開示的:『您昨日的言,乃我今日的路,您如是的願,我必如是的做。』大慈父您完整的一生,正是弟子讀不盡的九蓮經。感恩您,大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