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開了一家餐館,這個主人自認手藝很了得,他做出來的菜是天下第一美味,而曾經吃過他親手烹調美食的人,也這麼認為,可是,這個人所開的餐館卻是少有人上門,為什麼?
態度不好、沒有禮貌、設計不好、對人不客氣、沒有自我宣傳…等等。這個廚師的手藝可以說是天下無雙,可是卻因為這幾個原因,店內沒有生意,所以,他空有一身的絕藝也是沒有人欣賞,實在可惜!
那一個天下無雙、手藝一級棒的餐館主人就是大家的佛性啊!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也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靈魂,但是否想過你們自己的店為何沒有人欣賞、了解呢?
為師告訴大家:一間店要經營成功,都要檢討,何況是做一個成功的人,做一個將來要成佛的修道人,更要注意自我檢討。
這家店的主人後來經過檢討,知道有這幾點情形需要改正,他的一位好友告訴他,最大的原因還出在於他養了一條
狗,這條狗就養在他的店門口,每次有人要來,他就吠、兇的好像要吃人的樣子,這樣,誰還敢上門來呢?
那隻狗叫什麼名字嗎?
那隻狗的名字叫做「十惡業」。
各位賢徒都有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佛性,所以性是你們的老主人,可是呢,他有三樣輔助作用的工具,卻讓你
們以為這三樣才是主人,是什麼?那就是身、口、意。然而,身沒有性不能存,口沒有性也不能說,意沒有性也不
能想,因為身口意這三樣,才造下惡業或者是善業。
「身業」之真義與對治之法:
身口意做出來的業有十種,身體大概可以做出三種不好的惡業,就是殺、盜、淫。
殺:只要是斷生機就是殺。所謂天有好生之德不論在什麼情況之下,天都是有好生之德的。用刀殺物或是在社
會上,與人交接不讓他人有生存之地,也是殺。
盜:不要以為只有光天化日之下的搶劫才是盜。凡不是自己的,卻把它佔為己有,那就是盜。例如公共佛堂的
物品,你用某種方法佔為己有,那也是盜。所以佛規裡有一條「愛惜公物」,意思就是不可以盜。
淫:一夫一妻是天地的倫常,如有非法、非份的佔有或享受他人之妻、女或丈夫,就是敗人名節,也就是淫。
如何對治這三惡業?
放 生:殺是斷人生路,斷物生路,殺生的反面就是放生所以,只要發出慈悲給人生路,給物生機,這就是修
道人克服殺的方法,但不是盲目去買動物放生。
公 心:公德之心。因為天地有公道,人心有磅秤。天地間本是公平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你取用了,雖然一
時得手,但它終究不是你的。人家講有賣有買在於公平,既然你有取,就會有捨,不義取是不可以,
也是不可能的。
不妄動:要怎麼對治淫?要精不妄動。道家有講,人的三寶就是精氣神,要煉精才能化氣,所以精要先不妄動
,頭腦不要胡思亂想,不要被眼睛所看見的騙了,看見一個人美麗、英俊,那是她(他)的事,跟我沒
關係,這樣清淨的心就跑出來了。
「口業」的真義與對治之法:
講到口,口會造下四樣惡業,那是籠統的說法,口所造的惡業,除了妄語、綺語、惡口、兩舌這四樣之外,當然還
有別的,在「言語正道」裡面說的不只是這四樣,不過大家通常容易犯的就是這幾樣了。
妄語:簡單來說,大家最容易犯到的惡語,就是胡說八道。說做不到的事情或講不切實際的話,都是妄語。因
此,妄語有隨便說說之意,古人說「輕諾寡信」也!隨隨便便就答應,這樣的人通常是缺乏信用,相反
的,如果你注意要怎樣才不說出妄語,那麼,在心裡就要先有一個衡量:我所說的話有沒有可能實現?
在心裡反省一下是不是打了妄語,那麼就是有信之人了。所以,「信用」才能對治妄語。
綺語:綺語就是花言巧語,為什麼綺語不可說?因為:缺乏誠意。不是真的那麼好,卻講的那麼好;不是真的
那麼美,卻講的那麼美。這樣是在欺騙別人,令人迷失。
對治綺語,就要拿出「誠意」。
不過,適當讚美他人,希望他好上加好,這是你發自內在的誠意,便非綺語。所以不要吝嗇給別人欣賞
的眼光,可是也不要隨便說出超出範圍的話,這樣才不會成為一位虛偽的君子。
惡口:簡單的來說就是罵人,說話中傷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別人罵你一句,你多傷心呀!而你罵別人一句,別人
也多傷心呀!同樣是人,將心比 心,這句話的尺度就很好拿捏。
所以,對治惡口的方法就是「將心比心以及多說善言」。善言就是勸導他人的話,最好是不要用罵的,
除非在不得以的情況下勸不聽。
不過,罵人也要看怎麼罵,就好像天打雷下雨,中節適度可以使這個地區恢復生機,給大家有水,給草
木有肥,所以,如果你在責備他人的時候,存的是為他好的心,中節的,適當的,不過份的,那麼相信
他會感謝你的。
兩舌:你們可有聽過一句有趣的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講話沒有一定的原則
,這樣的人就是是非之人。在一個團體裡面,最怕兩舌之人,這樣的人存在的一天,就是紛亂存在的一
天。
對這個人說的話,跟對另外一個人說的話不一樣,其實這是很高明的,可是用在不好的時候,就會造下
罪業。如果碰到這樣的人要怎麼辦?首先自己要先有個主意,不要輕易的相信是非。剛才講,這是很高
明的人,才會有這種說話的方法,所以賢徒們也要學學「方便說法」,也就是「見道成道」的意思,一
個真正好的講師就會因為對象的不同而對同一個道理作不同的說法,所以大家要學方便、活潑說法。如
果兩舌之人能改邪歸正,由本來都是講非真理,改成宣講真理,那麼
相信他會成為很會講道的講師。
「意業」的真義與對治之法:
思想最容易犯下過錯。有的人想在心裡,雖然沒有做出來,那也是心業,心所造下的業。
心業不可造,為什麼?打個比方:關在牢裡的小偷之所以不偷東西?是因為知道錯了,還是因為沒有東西偷?如果
是因為沒有東西偷而不偷,那麼等他被放出來的那一天,他會不會重操舊業呢?
同樣的,想在心裡的壞思想沒有做出來,那是因為環境沒有配合!如果有一天,有個環境讓你實現你的壞思想,這
樣就造業了。
意業有三樣:貪、嗔、痴。
貪:人最容易犯的就是「不滿足」。有了還要更多一點,這就是貪得無厭。貪心的人,一旦有了機會,就會貪
取、貪得、貪享受、貪看、貪聽、貪坐、貪吃…,這都是由貪念引起的,只要心裡有貪的念頭,環境碰到
了,就會做出貪的事情。
怎麼克服?「多佈施」。
為什麼佈施能夠克服貪心呢?能夠捨得自己所愛的,就能克服貪心。在自己想要更多一點、更好一點的那
個時候,替別人想想,你的再多一點會不會給人損失多一點呢?甚至於你能不能讓別人更多一點、更好一
點,思想轉換過來,就是善了。
只因為貪得那一點點,卻造成你全部人格的損失。貪小也是貪,貪大也是貪,但是,可不要想說既然要貪
就要貪大一點喔。因為,既然貪了,就是損失!
一個人不能夠行功,不能夠對道場有所奉獻,也是因為貪造成的。「該捨而不捨也是貪!不只是不該得而
得才叫做貪」。
嗔:簡單來說就是怨天尤人,再更簡單的說,就是心理不平衡。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一個嗔心,多麼的嚴重啊!十年前發生過的怨恨一直埋
伏到十年之後,還要讓它實行,這不是君子的作風。
一個嗔念,今世沒有消除,還會帶到來世。何以有的人看見他就不順眼,一看見他就有氣?這是過去世所
埋下的惡因啊!
所以,面對嗔,大家要學習彌勒佛笑口常開,祂不是笑假的,而是從心裡面真正的寬容別人。當一個人心
像天空遼闊的時候,你射出的箭能夠傷害到虛空嗎?即便你對虛空詛咒,也會被風吹散。所以,「大家的
心要像虛空一樣廣闊」。
修道之人研究真理,面對他人的批評,首先要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錯?如果真的問心無愧,就要追查事
情的真相;如果自己有錯,又怎麼能夠嗔恨別人呢?
痴:簡單的說,不明白真相叫做痴。
你的心,你的思想,不明白人事物種種的真相、真理的存在,才會痴迷。
要怎麼對治痴?「學習真理,找出真相」。
真理就是道,祂貫穿在人事物、天地之間,所以,學道的人要要求自己能夠開悟。找出生命的真相、宇宙的真相,
那麼這一世遇道才有意義。
為什麼要說人生「研究真理是第一大要務」?並不是要大家不要追求名利、地位,而是那是其次。大家想:上天能
夠用道去造化天地、萬物、一切,而一個了解真理的人會不曉得如何去得到他應有的名利、地位嗎?不但會,而且
他會用真理,用他所得到的名利、地位去造福人群。所以,賢徒們了解真理,才不會被名利、地位、酒色財氣所轉
,變成它們的奴隸。
要將十惡業轉換成十善業好像很難,其實不難,只在你有沒有心。保持一個原則:就是自己不想要承受的,就絕對
不要對他人那樣做,這叫做「覺己之道」。
如果每一個人都有這種心,那麼在團體裡面就會產生和氣,道務不會不宏展,家庭不會不和協,社會不會不安定。
所以,道要從自身做起,這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