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結緣訓 經典寶藏
曉天聖母
曉化水悠曲韻騰 天徵一簣乾坤征
聖盾備德九蓮鑄 母繫稗史運道繩
吾乃 曉天聖母 是也 奉


諸位賢士 聖安道安
澄心靜慮 聽吾道來
颯颯作響之天語 喚醒了沉睡之櫓槳
天地使舵于四方 賜予了至誠之指南
歷代聖者之使帆 徐徐風化著黎民之安
其御無跡 其心也常
瀟瀟淅淅之雨行 滌淨著漫天之塵浪
瀛寰使舵化三界 試煉著無數之聖仙
竊道霸者之使帆 縱形奪位而失舟之禍
誤己更誤人 沉浮囚
輕颺水波之漣漪 映象著更迭之時運
蒼穹使舵于十方 普濟著空靈之憂悵
修辦親賢以使帆 隨師遊禮著萬彙之曲
奮起九蓮歌 盡適然
夫大德普化焉有界,乃人心自分界,能如實徹理者,入聖也。然,凡心有私,故有善惡對待,善者上天堂,不善者墜地獄,大道之行也,天下之為公,此乃古今不易之理,因果論判,行中庸之秤,以維十方之衡也。
萬教齊發之今,正邪林立,如叢山暗谷險峻,似汪洋渦流暗礁,縱然皆以修福德、復甦人性善道而立教義,卻因人心之層次不同,漸法之功,雖開勸善之門,然,天堂路、地獄門,乃千門萬教最終極歸宿而已。世人常言:「天堂有路,地獄無門」,可見生死皆自植之因果,而上天堂下地獄也是自己所選擇呀!只是所謂天堂歸宿,實為各教化居納天界的上修煉所,凡業障不致遭落地獄之福德者,上修煉所內,依各執質氣而等次第設居,仍屬有盡氣數之輪迴,而非解脫之究竟也。俗謂:「三十三天天外有天,天外有神仙」,此意亦指,千門萬教各有其教義,對治眾生病源,法有三乘,是故,修成層次亦有等第境界之別。
五教聖者創教宗旨,導人心向善,杜絕惡行,治理並維持安份的秩序,教化之初皆始於正而行教化,惟嘆人心遇權則妄,遇勢則苟,欺善盜正,旁門左道邪教由生,善中邪藏,冤枉百姓,更有以宗教戰禍荼毒生靈,亦有假宗教之名,行誑騙之實者,如此毀天道悖良知,離正軌偏傾邪,卻也為善惡報應造了印證,天堂地獄六道輪迴,千門萬教不論正邪,皆無能遁逃於此天地公道也。
虛空之浩瀚,恆河沙數之無法盡數也,依各修煉天堂,縮影人間國度百多,人口數億,各國居民,各居城鄉,各治法律,各有界限,各不抵觸,由斯,放大眼界,則不難明白其中相通之理;人心有異,淺見短視所故,有時而明,時而無明,時而精進向修,時而退轉不進之者,亦有嗔性修行,嗔恚噬道而反教義之者,善惡福孽,如此之不定,其人命終尚受氣稟所拘,餘習仍存,將隨有軀體時所植下或修不淨之種子往生所歸,上天堂抑或下地獄,福田有盡,冤愆有報,皆在輪迴不得解鑰之中,此道與教殊別關鍵。
若問:「皆言天堂乃神以所居,何以有輪迴之眾生靈?」答曰:「欲界色界無色界,天堂神以人間之善靈而已,亦有等第懸殊,此乃眾靈在世時,各自心性之成就。」所謂欲界天,乃有享樂、有作勞、有情識之作念,別苦海而名之樂國;色界天,乃不受色軀困惱,有精神所託、有覺離俗紛亂之識,別塵擾而喜法之天堂;無色界天,乃離欲、色二境,有畏因有擇果,有不斷解脫之縛,別非善識而執緣之天境。由此該知,所謂氣界眾生也好,神仙也罷,即上了天堂,仍屬上升之往生而已,還得要繼續修煉,褪脫塵氣心趣,似天堂壽數一旦盡了,則隨因果再往生投胎,能否因根基之累積得遇正法時期,或遙遙無期於業海,故言輪迴是無止息也。
述至此處,眾莫胡亂生無知以為只要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都一樣上天堂,何必天道,千門萬教最高之歸宿,終不能突破氣界而登理域,何以故耳?因無正法天命,故無所依止,因無遇明師指點,故不能證本然也。有軀肉身在人間,心猿意馬不好修,無軀靈體上天堂,離象入氣修更不易,卻由不得你作主;須知,凡有生死輪迴處,眾生苦不盡也,所謂天堂尚如此,地獄豈容不森嚴!
因此,徹悟此理之十方諸佛、菩薩、摩訶薩、三界聖仙,盡皆握機助正法因緣,願於白陽萬八,於一切有情盡登聖域佛土,超生了死如是做耳!於今在世,也唯有受持十字真經,落實真理之正法九蓮修士,真誠奉守聖人所教,方能免於輪迴之苦,而回歸觀音淨土也。
觀音淨土由火精天、水精天與黃老天連貫而成,其域不可思量,凡於白陽正法道脈無令斷絕,能得實證果位者,於人間傳辦即達其心無域住,非頑空住者,往生觀音淨土不分區也,是心之成就不分區矣!然,修達有成界,有果境者,依其心性成就作等次第,而有仁區、義區、禮區、智區、信區之別,亦有因心對境,所患十大眾生以致所生障礙者,或有知而未竟者,即入登淨域,欲想安居淨土,亦難也,何以故?實證三天公道耳 !天道修子於求道時,地府抽丁天堂掛號,已得入淨土資格,唯,是過境或入境或永久居留,則實證乃重要關鍵。
觀音淨土之分區,每分區中亦有成就等次第,猶若人間現象所呈異差,如黃金地段、不毛之地,人間以富貴貧賤別之,淨土則各人實證成就得居。倘若一心清淨,內外無虧者,自能脫塵氣而登聖域,然,其心不淨,破壞道盤嗔慾慢大,濁心傷害修子靈根慧命者,雖入正法真宗,不實心修煉,則天理難容,觀音淨土亦難容也。
三三修子,莫為個性而擾佛安,放任無明隨塵風轉,而不得逍遙白陽天;身為傳辦道者,其使命乃一生之志業,修辦之心若因己之執見分區,如何暢化生機以度民心?滅化私慾之念,唯有勤修德積善功,眾賢當以破執為要,實理佈流為志,真心一無所有,動靜當中不落生死對待,隨祖師掌舵啟帆,十方航行九蓮大法船,度盡一切有情矣!
批言至此,不再下判
嘩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