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釋密      經典寶藏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2021-08-11 14:51:3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註釋〕

  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則知道至善之地,知道那個地方,知道天地靈根造化之本源也。
                有定則,然後就有定向也。
  定而后能靜:定是定向,靜是心不妄動。修身有定向,然後心即不妄動也。
  靜而后能安:靜則心不妄動,安則安然自在。則心不妄動,然後則能安然自在也。
  安而后能慮:安則安然自在;慮則思慮精詳而有智也。則身安然而後思慮有智也。
  慮而后能得:慮則有智;得則成矣,大學之道得矣。
 
〔講義〕
  學聖學賢必須知止,不知止猶如矢射虛空,終必墜地;猶如岐路亡羊莫知其所也。故
  道止處,然後才有定向也。
  事有定向然後而心不妄動,心不妄動然後而身安然。
  身安然自在然後思慮有智,發而皆中節。
  思慮有智發而中節,而事成矣。大學之道得矣。
 
〔摘要〕
  1.「知止而后有定」這句有體用。則先明其體,而後達用者也。雖說有二,而理一也。
     則樞軸中心,用則由中心發出之圓通。內則明理,外則處事,乃是良知而後良能也。
     知止者,知其所止也,至善之地也,淨土方寸也。知此者謂之知本,孔子曰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不知本妄修瞎練,萬劫難成,故知止乃是學人的第一步工夫。比喻世
     人之處事也要知事之止處,不知止處,猶人今早出門,不知何往,豈可在路上妄行否
     簡而言之,知止則是知道目的地也,故修道更重要,不知根本止處,猶行人無方,
     羊亡路是一樣的。自古聖賢仙佛莫不先知止而後有定向也,故知止則明白其體也,
     白其內也,明師一點可知也。
     有定者,定向也,則是知其至善之處,而後有定向也,亦是修道之方法也。
     定向之說有二,內外也。內則行功,外則立德;內則內聖,外則外王也。
     內則調心,使心不亂,如清空明月,中庸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至誠無息,
     擇善而固執者也。
     外則感萬事而不妄,發而皆中節具備萬善,道之達用也。故知止而後有定,簡而言之
     則是知道至善之止處,知道人之根本,然後修道就有了定向也,故曰「知止而後有定
      」。

  2.「定而后能靜」這句則云修道有定向,有方針,然後就不會妄修瞎練,而能心靜神逸,
     一心不亂也。
     故靜者,無極之體也;動者,無極之用也。靜則感幻境而不搖,而心不妄動也。心靜
     則氣調神和矣。
     故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道德經曰:「歸根曰靜」則是歸之於虛靜,不歸虛靜,萬物芸芸,何能復命而歸根耳
     ,故曰歸根復命。又云: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謂得道。

  3.「靜而后能安」這句則云:心不妄動,而能歸根復命,復命則有常,然後百體皆安矣。
     靜者思無邪也,此同於老子之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心不亂則有常,洞觀無礙,空空
     洞洞,不見於物,惟見於道,既無一物之可見,豈有一物之可欲乎?既無物之可欲,
     心君自然泰定而不搖也。
     如此者處事泰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無為無欲,則氣稟盡消,自現一
     段空明境界,而道體立矣,感之則通,叩之則應,而德亦全矣。故曰靜而后能安。

  4.「安而后能慮」這句則是所處皆安。泰然自在,然後則有光明之思慮也。光明之思慮則
     是明白一切也,故「慮」則是光明之思慮也。此慮乃是由無極之真體所發之實智,能
     博古通今,通達一切而無礙也,是智能辨是非、別善惡、分邪正、識真偽。老子所謂
     明白四達也。
     至於此,心德已悟,內外照徹,古今自無隔礙,不見之中自能照見,不知之中自有妙
     知,如明月當空,毫髮亦不能漏其鑑也。故真知真智自然現前,天地古今,無所不通
     ,無所不曉,非有光明之慮,豈能如是乎。

  5.「慮而后能得」這句則云:思慮光明,則天地古今無所不通,無所不曉,然後大學之道
     得矣。
    「能得」者乃大學之成就也。
    「知止」則大學之入手也。
    「定靜安慮」則是下手至於成就之効驗造詣次第之功夫也。
     得是得什麼耳?實無所得也,復回本然面目而已矣。
     動靜悉皆體用也,行之於天下,如春風之和氣,無物不感,被於生民,如天雨及時,
     無所不潤,無一事不賴於道持行,無一時不本於道為運用,故曰:慮而后能得。
 
〔附說〕

1.「知止」止者所在也,淨土方寸也,菩提心之體在也,至善之地也,今不容洩,訪明師可

   知也。

   自古聖賢仙佛莫不先知止而立定向,不知止(至善地)而有成,豈有此理,故曰「誰能
   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試思孔夫子之造就至聖,莫不問禮於老子而知止。故孔夫子知止而後引例詩經一句:

    作為知止之明證也。曰:「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

不如鳥乎」。

   ◎顏淵之得一善為知止,故拳拳服膺而弗失為定向(有定)。
   ◎孔子授於曾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此乃知止也。「子出,門
     人問之曰:何謂也?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此忠恕乃是曾子之定向也(有定)
     故「止」乃是無極之靜地,天地之靈根也。
     釋迦曰:「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中庸曰「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故知之者而道聞矣。
   ◎釋迦之出家,訪遍天竺而不知止,終於在菩提樹下,自誓曰:「我若不證無上菩提,
     寧碎此身,終不起座」。在此靜座冥思七日,是夜燃燈佛喚太子曰:你若要證無上大
     菩提,你可抬頭觀星,太子在靜座中聞喚,抬頭觀北極星,星光射眼,洞澈無上菩提
     ,悉知原始之面目也。
     故燃燈佛將他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後釋迦再傳給摩訶迦葉曰:吾有正法眼
     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阿難附二。由此可見,

     知止,是修道人入門之關鍵也。

   ◎須菩提入佛門學道二十餘年而不知止,終於在舍衛城之孤獨園,見佛之乞食、洗足、

     敷座而坐之一段經過,悟出了人生原始面目,故在金剛經的第二分「希有」二字乃是

     證明須菩提之知止也。因此須菩提知止而流出了歡喜之淚了。

   ◎神光講經四十九年而不知止,遇達摩後斷臂示決,仍是為了知止。
   ◎慧能拜五祖,「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
     言下大悟,而知止了。
   ◎永嘉大師拜慧能之「一宿覺」原為知止也。
   引證甚多,略舉幾例,做為附說之參考。
   翰墨文章滿天下,沒有一人知道法,知止之道,另有心法也。
 
2.「定、靜、安、慮
   至於「定、靜、安、慮」乃是修道之過程也。由此進入正修之一條路徑,因為眾生迷昧
   ,雖得明師之指示「止處」而不入「定靜安慮」之過程者,仍然不能得到大學之道,不
   能到彼岸也。
   此路本是由來已久的舊路,而人應該自動邁向,只因氣稟所拘,物欲所蔽,即等於孟子
   所云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因此這條路不通,
   天堂路塞,而沉溺輪迴之苦海也。
   因此聖人憐憫眾生,立了定靜安慮之過程,導眾生到彼岸也。故「定」是明性復初的定

   向;「」是清靜;「」是心君泰定;「」是妙智慧;「」是到彼岸也。

         

   至於靜者,動之反也,乃是菩提心之歇也。但是靜也必動,方能合大道之體用,在本章
   之靜,非如死灰枯木一樣,乃是屬於清也。
   故八祖云:「虛空無內外,心清亦如此。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理。」乃是寂然不動感
   而遂通也。
   故佛曰「歇則菩提,動則菩提,歇動亦非菩提,即非亦非菩提」。
 
 ◎歇即菩提者:乃是放下萬緣,歇去一切妄想,乃至歇去一切妄想亦復歇去,一心不空不
   色。而人心有所歇,則是心有色,而心有所離,亦是心有色,一心入空,猶如死石枯木
   ,何能生哉。
   故永嘉大師曰: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乃是形容吾心自然,豈有歇之與動否。
   故,絕學則不必學也,無為則不必修,既不必學,又不須修,何等之閑耳。此乃大乘圓
   證之覺也。
   故六祖云: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黃檗大師曰:「眾生著相外求,使佛覓佛,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妄塵,佛自現前,著相
   修行,皆妄道與道乖」。
   是以觀空不著空,觀假不著假,應無所住,洞然光明天理自然流行,行住坐臥純一直心
   ,不動道場,則一切煩惱不消而消,本來面目現矣,故曰歇則菩提。

 ◎動即菩提:起心散亂,把持不住,這叫做煩惱。動即菩提乃是不散亂不煩惱。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乃是歇則菩提,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動則菩提。
   故人修身以為靜就是至上之工夫,不知動靜互生耳。故,思散亂則是煩惱,動而無邪是
   菩提,故孟子曰:求之放心而已矣。故曰動即菩提。

 ◎歇動亦非菩提:歇之與動乃是體用上之強言。其實道德乃是自自然然的,豈有歇之與動
   之可言耳,亦無菩提之可言。對待之法,皆非佛法。世間有惡,故有善之言;有短故有
   長之比;有下故有高之較;有前故有後;有音故有聞;有小故有大;有生故有死;有始
   故有終;有多故有少;有得故有失;有愚故有賢;有眾生故有佛之可言。
   試思世間無眾生,佛字從何言起,世間若無惡人,善字從何所出,世間因有煩惱散亂,
   故有歇動之菩提也,因此都是對待之法,故非本心。
   二祖曾言:「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不二,僧寶亦然。」故曰歇動亦非菩提。

 ◎即非亦非菩提:歇動如一,即動即歇,離即離非,是即非即,真正菩提,不出言語戲論。
   永嘉大師曰:「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
   墜。」故出乎文字、言語,另有心法也。

3.「」:得者到彼岸也。佛曰波羅蜜,乃是復回原始之面目。「定、靜、安、慮」所得之
   果也。人能由「定靜安慮」而解脫,即是彼岸,謂之超生了死。儒曰無極裡天,佛曰往
   生淨土,此乃未生前之家園,三界十方萬靈之理想處也。
   (一)知    止 — 人生本來面目(求道)
   (二)定靜安慮 — 人生當行之路(行功立德)
   (三)得       — 人生當歸之地(復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