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釋密      經典寶藏


正信希有分第六

2021-08-13 09:01:07

《正信希有分第六》

〔正信希有分〕

「正信希有」是須菩提聞佛講第四分之無住相佈施,及第五分之不可以身相見如來,故在
此第六分便發言闡道,即是聞正法者能夠正信不疑,實在少有的。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解說:須菩提得道了,其實自覺並沒有得到什麼,惟恐後來眾生可能會發生疑惑而不能生
      信,故請示佛,以作未來之預言。
     「得聞如是言說章句」,是當時佛傳道之時的密言密意。表面上是須菩提言:「云何
      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今汝諦聽,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其實是傳
      道兩段經過。

莫作是說
解說:是佛告須菩提之言,你不要這樣的說(是形容當然有相信的人)。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解說:是佛的預言,是佛應運最後的五百年,後後五百歲,五五相乘,二千五百年之義,是
      繼正法相法之後的末法時期五百年(如來傳正法,經過了沒有正法也沒有相法,至末
      法了,故云滅後)。

有持戒修福
解說:能持修戒-殺、盜、淫、妄、酒,是修道人身家清白,品行端正。

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解說:對所得之三寶,所得之道,絕不疑心,能誠心保守、實心懺悔、不虛心假意……。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解說:得了三寶,不可執法(三寶),亦不可執非法,執法著相,執無法又頑空。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解說:「法」是指如來所說法;「非法」是指世間一切執有執無之妄法。
      因佛法本來無法,未達者用法。自性之中本來清淨,率性而行本來發即中節,哪來之
      法,故不可執法,故應捨法,如渡河之人,到了彼岸,筏應捨。

八正道(又名八支聖道)八正道對於本章之作用如下:
  1.正見:無邪見,對於聞說章句,一切見解無漏,以無漏慧為本。
  2.正思惟:無邪思,對於聞說章句,一切思惟不疑惑,以無漏心為本。
  3.正語:無邪說,對於聞說章句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以無漏戒為本。
  4.正業:無邪說,對於聞說章句後,要清淨行業,以無漏戒為本。
  5.正命:無為了偷生而活命,對於聞說章句後,一切以天命為歸依,以無漏戒為本。
  6.正精進:無懈怠,對於聞說章句後,以智仁勇、不邪勇為精進,以無漏勤為本。
  7.正念:無邪念,念頭純真不雜,聞說章句後,不怨天、不尤人,以無漏念為本。

  8.正定:無邪定,對於聞說章句後,不以人工禪定,而以自然之清淨,以無漏定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