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釋密 經典寶藏
法會因由分第一
2021-08-13 08:52:34
【法會因由分第一】
《法會因由》
就是佛為一大事因緣,當然有其原因及理由,則—眾生之歸元也,使眾生明心見性。為
法會之因由。
在此分看起來,並無說一句話,乃是佛發現須菩提將近開悟,此因由乃佛欲度須菩提,
為了度人而開此法會。
法會之前,佛之心裡有打算,故之前並無說一句話,而待至大家都坐好了,才利用其之
動作,而使須菩提開悟。
《如是我聞》
阿難在佛住世時,不時隨侍在佛之身旁,至佛之一舉一動,一言一說,全記錄下來。時
佛在拘尸那城附近毓蘭若河的地方,佛在斯時已快要圓寂了,阿難見師父快要臨終了,
悲從中來,侍側號哭,這時候,諸弟子都已趕到,而須跋多羅也已來到,建議阿難曰:
「師父在是我們可以隨時問道,師父圓寂了,我們就無可請教,哭是無益的,不如趁師
父未終之時,有四件事,你可以請師父指點出來給我們聽聽」:
第一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
第二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法。
第四件事:就是師父死後,經書之起頭應用什麼文句。
佛對弟子之四問答曰:
第一問:應以「波羅提木義」為師。
第二問:應以「四念」為住。
第三問:佛答曰:「默擯」。
第四問:經書之起頭應以「如是我聞」四字。
至於阿難之四問,佛何以不指繼承者為師,而要以「波羅提木義」為師呢?「波羅提木
義」是梵語,譯為華語為「戒律」之義,殊不知戒律正是無相之師,在佛門之中本有「
制化二教」之分,在修道之過程中,最重要是「制教」,故在戒律的躬行實踐,就是「
制」;若只求以人為師者,只求多知而不重實行,與無知何異。
所以「化教」所學來之教法,由知而依此戒律之制,來助成實踐之行動,方能邁進真修
之本格,此戒律之功用,則相等於儒家慎獨功夫,在不睹不聞之地,亦能兢兢戒慎,因
此方能眾善奉行,有化眾生,而成為意誠心正之君子。若只至於第二問之答曰「四念為
住」如下:
1.觀身不淨:人有五不淨—種子不淨、住處不淨、生前不淨、死後不淨、究竟不淨。
又曰:「身會住」。是以五不淨之觀法,厭棄污濁,方能求生淨域,不
以色身為重。
2.觀受是苦:人之一切享受皆是苦惱,又名「受念住」。既知一切享受是苦,方能生
發出苦之念而求真樂。
3.觀心無常:人無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實現,又名:「心念
住」。人心瞬息萬變,而無常心能觀透此不常之心,方能去妄心,現真
心。
4.觀法無我:人之一切苦惱,為「我」之一字所惑,實則世界之物皆非我也,又名:
「法念住」。修道之不成是有「我相」,如能作無觀,則萬念不生,至此
即道常在而見自性矣。
至於第三問之答曰:「默擯」。是不理他,不與他合作之意。因恐弟子中人心參差不齊
,生出不法者(上乘之道另有用意)。
至於第四問之答曰:「如是我聞」。這一句原來是個「證信序」,就是證明經文確實無
錯,是要啟發末後眾生之信心,故各經典皆有共通之句,相等於儒之「子曰」一樣。試
思「如是我聞」,是出自佛口,阿難親耳聽到的,是聽到了什麼?如無得道者,恐難解
其中之義了。其實此四個字當中,默示著如來心法之體在,亦總括了全部心法,是隱藏
著下述的玄機:
如: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的)。
是:是顧諟(這個地方)
我:是真我(是自性)
聞:是聞道(是我聞到)
如
\
天命之謂性(老子之無欲以觀其妙)
/
是
我
\
率性之謂道(我能聞達四方)(老子之有欲以觀其徼)
/
聞
如是我聞之義,若欲解之則非常之奧妙,以言語亦無法形容也。簡而言之,如是我聞則是
『道體給我看到聽到』。一個人若明白道體,則是明心見性。
簡言之,看到道、看到自己之本體,凡是得道之人,皆如是我聞。
大道之體、自己之本性,你可有看見否?或還在大道外圍的功夫繞轉?人活在道內不知有
道,若魚活在水內不知有水。人一切之行動,皆人之自性、如是在主宰人之行動。不知一
切皆如是之物,皆如是之用,乃是以佛覓佛。
《法會因由》
就是佛為一大事因緣,當然有其原因及理由,則—眾生之歸元也,使眾生明心見性。為
法會之因由。
在此分看起來,並無說一句話,乃是佛發現須菩提將近開悟,此因由乃佛欲度須菩提,
為了度人而開此法會。
法會之前,佛之心裡有打算,故之前並無說一句話,而待至大家都坐好了,才利用其之
動作,而使須菩提開悟。
《如是我聞》
阿難在佛住世時,不時隨侍在佛之身旁,至佛之一舉一動,一言一說,全記錄下來。時
佛在拘尸那城附近毓蘭若河的地方,佛在斯時已快要圓寂了,阿難見師父快要臨終了,
悲從中來,侍側號哭,這時候,諸弟子都已趕到,而須跋多羅也已來到,建議阿難曰:
「師父在是我們可以隨時問道,師父圓寂了,我們就無可請教,哭是無益的,不如趁師
父未終之時,有四件事,你可以請師父指點出來給我們聽聽」:
第一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
第二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法。
第四件事:就是師父死後,經書之起頭應用什麼文句。
佛對弟子之四問答曰:
第一問:應以「波羅提木義」為師。
第二問:應以「四念」為住。
第三問:佛答曰:「默擯」。
第四問:經書之起頭應以「如是我聞」四字。
至於阿難之四問,佛何以不指繼承者為師,而要以「波羅提木義」為師呢?「波羅提木
義」是梵語,譯為華語為「戒律」之義,殊不知戒律正是無相之師,在佛門之中本有「
制化二教」之分,在修道之過程中,最重要是「制教」,故在戒律的躬行實踐,就是「
制」;若只求以人為師者,只求多知而不重實行,與無知何異。
所以「化教」所學來之教法,由知而依此戒律之制,來助成實踐之行動,方能邁進真修
之本格,此戒律之功用,則相等於儒家慎獨功夫,在不睹不聞之地,亦能兢兢戒慎,因
此方能眾善奉行,有化眾生,而成為意誠心正之君子。若只至於第二問之答曰「四念為
住」如下:
1.觀身不淨:人有五不淨—種子不淨、住處不淨、生前不淨、死後不淨、究竟不淨。
又曰:「身會住」。是以五不淨之觀法,厭棄污濁,方能求生淨域,不
以色身為重。
2.觀受是苦:人之一切享受皆是苦惱,又名「受念住」。既知一切享受是苦,方能生
發出苦之念而求真樂。
3.觀心無常:人無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實現,又名:「心念
住」。人心瞬息萬變,而無常心能觀透此不常之心,方能去妄心,現真
心。
4.觀法無我:人之一切苦惱,為「我」之一字所惑,實則世界之物皆非我也,又名:
「法念住」。修道之不成是有「我相」,如能作無觀,則萬念不生,至此
即道常在而見自性矣。
至於第三問之答曰:「默擯」。是不理他,不與他合作之意。因恐弟子中人心參差不齊
,生出不法者(上乘之道另有用意)。
至於第四問之答曰:「如是我聞」。這一句原來是個「證信序」,就是證明經文確實無
錯,是要啟發末後眾生之信心,故各經典皆有共通之句,相等於儒之「子曰」一樣。試
思「如是我聞」,是出自佛口,阿難親耳聽到的,是聽到了什麼?如無得道者,恐難解
其中之義了。其實此四個字當中,默示著如來心法之體在,亦總括了全部心法,是隱藏
著下述的玄機:
如: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的)。
是:是顧諟(這個地方)
我:是真我(是自性)
聞:是聞道(是我聞到)
如
\
天命之謂性(老子之無欲以觀其妙)
/
是
我
\
率性之謂道(我能聞達四方)(老子之有欲以觀其徼)
/
聞
如是我聞之義,若欲解之則非常之奧妙,以言語亦無法形容也。簡而言之,如是我聞則是
『道體給我看到聽到』。一個人若明白道體,則是明心見性。
簡言之,看到道、看到自己之本體,凡是得道之人,皆如是我聞。
大道之體、自己之本性,你可有看見否?或還在大道外圍的功夫繞轉?人活在道內不知有
道,若魚活在水內不知有水。人一切之行動,皆人之自性、如是在主宰人之行動。不知一
切皆如是之物,皆如是之用,乃是以佛覓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