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句解      經典寶藏


處厚章第三十八

2015-06-12 19:23:56

處厚章第三十八

註:厚者本也,從其本而行的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註:由自性所發,不執著不自有之自然無為妙德曰上德,所以上德不自有其

    德,反而他是真正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註:凡有執著不能自然無為之德曰下德,所以下德怕失去所行之德,反而沒

    有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註:上德本無執著方可為上德,而尚有無為二字之存在於心,並非自然之無

    為,此尚是無為中之有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註:凡有所執著之下德,就是有為之德,

    (出於無為之相及有為之相差不多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註:上等仁慈本由自性所發,如果尚有仁字之存在,並非自然之仁此尚無為

    中之有為也,(無為有為同是相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註:有上義之存在於心,並非自然無為之義此也是有為的。

    (猶如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註:上禮者,最高之誠心而尊敬於長上,最坦白無私的態度對於下也,因世

    人莫能以此應用之,所以才執其手掣而仍之禮之貌也。

 故失道而後德。

  註:世人失去本來純善的本體,所以聖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後仁。

  註:人心變遷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聖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後義。

  註:世人因失去了仁義之心,所以聖人才教人以義。

 失義而後禮。

  註:人心不古,而義也失了,所以聖人為復古道,所以才教以禮也。

    (禮可當理解也)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註:講到了禮,如果人失去了禮,即無忠與信,那天下就要開始亂了。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註:前識是很有機知之人,(非性海而出之智慧)此乃修道之假景也是愚之

    開始也是不智。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註:所以大丈夫(明道之人)他是從其厚的本體,不從其薄的枝末也。

 處其實,不居其華。

  註:明道之大丈夫從其實體(道)不從其假景也。

 故去彼取此。

  註:所以修道人必須去薄,去華處厚處實。